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柳絮紛飛/百年量子 百年音樂\小 冰

時間:2025-11-12 05:02:08來源:大公报

  用歌劇演繹科學,一個好大膽的嘗試!科學界的量子力學誕生一百周年,音樂界的無調性音樂問世一百周年之際,由醫學物理學教授吳曉東編劇,二十四歲現代作曲家Joshua T Rivero作曲的七幕英語歌劇《量子奧德賽.交響音樂劇》,是一部量子力學歌劇,其中第二幕「赫爾格蘭的黎明」在港首演。懷揣一顆好奇心,觀看了十一月九日晚在香港大會堂的演出。

  這次嘗試很難得,深奧的科學曾經讓全劇組人員感到緊張,吳曉東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講解為他們啟蒙自然界的規律,物理學中的理論與背景,秩序與邏輯等。吳教授希望,觀眾專注於量子理論本身,而不與角色的情感相聯結,通過歌劇感覺量子、聆聽量子,並與之產生共鳴。吳教授的想法得到了尊重。

  作曲家Joshua到場致辭,他說歌劇中的四位歌手,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及女低音,各代表主量子數、角量子數、磁量子數和自旋量子數。當歌手代表的不再是人物,而是量子數值時,他們的聲音就被看成純粹的物理。他大膽地切換調性與無調性,用歌聲表達概率和不確定性,把看不見的量子世界音樂化、藝術化、具象化,繞過理性,把音樂構建在一條直達感性的通道上。

  演出配有視頻,那是觀眾理解劇情的催化劑。科學家們在做實驗,有大大小小的試管,密密麻麻的公式;在書寫,星空宇宙的發展變化,量子軌道的運行規律;在思考,在討論,在路上,在海邊,甚至在用餐時。看不見摸不着的量子,隱藏在活性中,它們上下左右,就在身邊,又無時不在挑戰人類,「你行就抓住我們catch us if you can。」科學家們的工作,不分上班下班。

  量子科學,好難理解,量子與藝術相結合,通過歌詞映射量子之光,通過音樂了解科學家上下求索的心路歷程,通過演繹敲開科學與藝術的跨時空對話。把抽象的數字轉化為奇妙的音樂,將優美的旋律融入相互作用的物質之間。這是藝術的創新。

  物理學家致力探索量子,藝術家力求表現人類情感。但是音樂與萬物是貫通的,科學與藝術跨界結合,使人感受到量子的奇妙,兩者的界限模糊了。一場跨學科的冒險,用音樂之聲叩科學之門,將抽象的宇宙法則譜寫成迷人的樂章,讓觀眾探秘到神奇的量子世界,這是科技界的新事物,是藝術界的新事物。

  香港是一座特別的城市,一些其他地方辦不成的事,這裏或可以。吳教授曾經嘗試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首演此劇,但是未做到。他感謝香港促成了首演,臨近年末,如果錯過了二○二五年,還有什麼百年紀念意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