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元朗葡萄園有洋房買入僅一年多已淪銀主盤
樓價高處不勝寒,本港過去約一個月新增銀主貨達25伙,佔近70%屬於住宅,而且豪宅銀主盤有增加趨勢,繼港島南區早前連爆三伙銀主盤後,新界洋房又增添兩伙銀主貨,其中元朗葡萄園洋房買入僅一年多,已經被銀主收樓放賣。/大公報記者 林惠芳
綜合市場數字,踏入八月份不足十天,市場新增銀主盤達17伙,七月份迄今累計新增銀主貨約25伙,包括豪宅、私人屋苑、公屋及工商物業等,其中住宅類別佔約17伙,比例近70%。值得注意,豪宅銀主盤有增多的跡象,繼六月份南區連錄三伙銀主盤,包括南灣大廈、香島道45號及陽明山莊後,新界區洋房最近也連爆兩宗銀主貨。
栢濤灣洋房索價6000萬
其中一宗為元朗葡萄園三期葡萄薈巴恩大道單號屋,實用面積1887方呎,銀主現以2300萬元放售,每呎叫價約12189元。資料顯示,業主名字以普通話拼音,但持有香港身份證,於去年三月以2200萬元購入上址,當時向銀行承造一按,今年初再向另一間財務公司加按,貸款400萬元,最終持貨僅約17個月,物業淪為銀主盤,以目前叫價計,較去年買入價只高出100萬元或4.5%。
葡萄園較早前亦有銀主盤蝕賣,為洛菲大道雙號屋,實用面積2150方呎,連516呎花園,今年六月以2100萬元賣出,實用呎價9767元,原業主於2007年以1561.5萬元買入,物業十年升值約538.5萬元。
西貢洋房亦增添一伙銀主貨。據代理資料,西貢栢濤灣一幢雙號洋房,實用面積3352方呎,物業已淪銀主盤,現以6000萬元放售,每呎叫價約17900元。據了解,業主於2007年底以3850萬元購入上址,若以銀主意向價賣出,將較2007年買入價高出2150萬元或56%。
同時,繼牛津道一號有銀主盤以兩億元易手,成為近年最大宗銀主貨交易後,環亞物業昨天推出拍賣的牛津道一號12號屋,屬於法院頒令無契樓,終以1.44億元賣出,比原業主五年前買入價低出14%。
九龍塘無契洋房五年蝕2400萬
資料顯示,上述12號屋,實用面積4913方呎,連618呎花園,上月25日曾經拍賣,開價1.38億元,但競價至1.46億元,因未達底價收回。項目昨天捲土重來,開價維持1.38億元,終以1.44億元售出,實用呎價約29310元。據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2年以1.68億元買入此豪宅,成交價較買入價低出2400萬元或14%。該洋房屬於法院令物業,有指室內環境較陳舊,物業已經丟空超過一年。
環亞董事總經理及拍賣師曾傑俊稱,每月新增銀主盤約30個,包括住宅及非住宅項目,銷售量亦相若,現時銀主盤積存量約100伙,當中住宅佔七成,此消彼長下,過去一年銀主盤積存量徘徊80至100個。
大銀碼樓按上按至被收樓
他又指出,每月新增銀主盤約30屬正常水平,而非一個月內突增300伙,情況非沙士當年,一下子累增至約6000伙。新增銀主盤持續出現非樓市不健康的徵兆,反而過去十年樓價持續上升,但銀主盤依然陸續湧現,絕大原因是業主出現財務問題,部分細碼單位如公屋及居屋,不時出現按上按情況,多重按揭息口偏高,業主吃不消唯有斷供淪銀主盤。
至於大銀碼樓,很多時是業主因經營生意需錢銀周轉而將單位按上按,最終債台高築無法贖回抵押物業,走上銀主盤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