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新型起搏器救心跳過慢

時間:2017-08-08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圖:奚小嫻(右)、劉柱柏與植入新型起搏器的吳婆婆合影 大公報實習記者鄧淑姿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鄧淑姿報道:心跳過慢可危及生命,其標準治療方案是植入起搏器。2015年,香港醫院引入無導線微型心臟起搏器(新型起搏器),目前已有160個植入案例,為不適宜植入傳統起搏器的患者提供新選擇。

  心跳過慢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在香港,100萬人中就有150至200人確診心跳過慢,需要植入起搏器。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奚小嫻解釋,當每分鐘心跳低於60次,並有頭暈、氣喘、疲倦、無力甚至暈厥等徵狀,便可被界定為心跳過慢。她續稱,心跳過慢患者大部分是70歲以上,成因多為心臟組織出現老化,而抽煙、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引發冠心病,亦會造成心跳過慢。

  引進新型起搏器前,患者只能植入傳統心臟起搏器,但術後易出現傷口皮膚感染和植入導線老化需經常開刀更換等問題,對一些身體機能弱且心臟更為脆弱的年長患者風險更高。奚小嫻說,政府已擴寬新型起搏器的植入限制,現在只要是裝傳統起搏器風險高的患者基本能在公立醫院植入新型起搏器,私家醫院則沒有限制。

  今年74歲的吳婆婆因「竇房結綜合症」引發心跳過慢,在1993年植入傳統心臟起搏器,之後因起搏器電池耗盡和心臟瓣膜問題,不適宜再使用傳統起搏器,在醫生建議下,今年初在瑪麗醫院植入新型起搏器。奚小嫻最近觀察到吳婆婆體內新型起搏器狀況穩定,吳婆婆也感覺身體正常,可以上街買菜、晨運。

  心臟專科醫生劉柱柏補充,新型起搏器目前只可單線心室運作,僅部分患者適宜植入,且其電量耗盡要更換時或要在心臟內加多一個,暫不清楚在體內放置多個起搏器是否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