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一地兩檢」帶來的社會價值,甚至超過高鐵的800多億元成本。莊太量建議,如果年輕人覺得香港樓價太高,可以考慮在高鐵沿線置業或租房,由西九龍去福田只需要14分鐘,內地樓價比香港便宜,正是高鐵帶給香港的經濟效益及機會。
莊太量於電台節目表示,「一地兩檢」相比「兩地兩檢」,最大的好處是方便和省時,一年可以為市民省下3900萬個小時,還可帶來延伸的經濟效益,例如為香港帶來更多商機和生意、帶動旅遊業發展等,並可紓緩東鐵線和落馬洲支線的壓力。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指出,現時公布的「一地兩檢」方案是特區政府多年來與中央政府商討後得出,應是雙方認同最適合的方案。
他表示,從現在到立法會討論表決仍有一段時間,相信政府會考慮市民的意見,將來立法會作出決定時可以參考,認為已做到諮詢的功能。
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於另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一地兩檢」安排符合基本法及憲法要求,相信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他指出,現時所有提出反對的意見都是信任問題。他建議當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時,列明「一地兩檢」只屬經濟及交通需要。對此,陳弘毅認為,人大常委的決定有一定規格,相信會清楚解釋「一地兩檢」安排的法理依據。
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認為,在高鐵實行「兩地兩檢」,情況將會十分混亂,「一地兩檢」合情合理,並應盡快落實。他說,政府於2008年提出興建高鐵時,已就運作形式徵詢意見,但既然方案已提交立法會討論,亦可以藉此多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