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網7月29日訊(記者 龔學鳴):「2017兩岸及港澳青年發展論壇」邀請數名曾在台灣留學的社會人士,分享他們年輕時遠赴台灣求學追夢的經歷,眾人都希望年輕人能夠把握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所帶來的機遇。
兩岸匯智基金會名譽顧問顧明均認為,深圳經濟發展快速,原因是當地擁有包容和開放的精神,「沒有排外,由零開始(發展),凝聚五湖四海的人才」;反觀台灣現時則變得保守,甚至出現「閉關自守」的心態。
畢業於台大歷史系的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認為,年輕人不論往哪方面發展,都需要建立歷史觀,稱香港青年應該要有「香港情懷,國家觀念,世界視野」,期望他們以宏觀角度看待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畢業於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現從事青年工作的劉粵儀認為,自己在台灣讀碩士時,一直思考如何凝聚兩岸的人士,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對於大灣區規劃,劉粵儀認為,規劃最重要的精神在於「協作」,而兩岸四地的年輕人都能參與其中,「中華民族團結起來,其實是很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