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國家財政安排1000億元發放育兒補貼、200億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新華社
國新辦12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財政改革發展成效。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十四五」時期財政民生投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國家財政安排1000億元發放育兒補貼、200億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他表示,「財政政策統籌考慮防風險和促發展,始終留有後手,未來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截至2024年末,中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為92.6萬億元。藍佛安稱,政府債務對應着大量優質資產,中國政府負債率處於合理區間,風險安全可控。\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藍佛安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家財政實力大大增強,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達106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加17萬億元,增長約19%。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五年預計超過136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加26萬億元,增長24%。「國家財政賬本裏,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終是民生。」藍佛安介紹,「十四五」以來,民生領域財政投入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以上,財政民生投入近100萬億元,資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新增減稅降費超10萬億元
藍佛安指出,「十四五」以來,財政政策始終保持積極取向,力度上更加給力,赤字率從2.7%提高到3.8%,今年進一步提高到4%;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19.4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0萬億元,財政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
藍佛安稱,一方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這決定了財政運行的基本盤始終是堅實穩固的。另一方面,中國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宏觀調控經驗,政策工具不斷豐富,逆周期、跨周期調節能力大大增強。另外,隨着重點領域風險防範的制度機制進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風險逐步消化,財政應對未來挑戰更有底氣、更加從容。
2024年四季度,財政部推出了一攬子化債舉措,各項措施如期落地並持續顯效。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萬億元專項債務限額,已累計發行4萬億元,各地置換以後,債務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個百分點,可節約利息支出超過4500億元。
政府負債率處於合理區間
「這一系列舉措,疊加前期採取的各項政策措施,推動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逐步收斂。」藍佛安透露,截至2024年末,中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為92.6萬億元,包括國債34.6萬億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7.5萬億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10.5萬億元,政府負債率為68.7%。根據IMF今年4月份報告,G20國家平均政府負債率118.2%,G7國家平均政府負債率123.2%。同時,中國政府債務對應着大量優質資產。總體看,中國政府負債率處於合理區間,風險安全可控。
專家:政策工具增強發展韌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博士後研究員郭寒冰接受《大公報》採訪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政策工具箱持續擴容,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他認為,政策工具的豐富性不僅體現在規模擴張,更在於調控能力的質變。通過逆周期、跨周期調節經驗的積累,財政政策在防風險與促發展間實現動態平衡,為應對未來挑戰預留充足空間。這種「留有後手」的智慧,既鞏固了經濟基本盤,又增強了高質量發展韌性,彰顯中國宏觀調控的成熟度與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