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朱運秋稱,擔任通渠工可服務全港市民,是難得的工作,偶爾獲市民稱讚,感到莫大滿足感/大公報記者趙凱瑩攝
【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職業無分貴賤,也無分男女,通渠工作日曬雨淋,環境骯髒,但無阻朱運秋(秋姐)服務市民的心。秋姐去年通過渠務署的通渠工考試,「升呢」為全港首位女通渠工,氣力雖較男性「輸蝕」,但勝在「唔怕蝕底」,獲上司稱讚「肯學肯做」。
58歲的秋姐曾任飛機清潔員,在渠務署香港及離島渠務部直屬員工隊工作18年,由二級工人做起,負責搬運護欄、清洗通渠用具等。去年部門出現退休潮,在同事和上司鼓勵下,她參加通渠工考試,家人起初反對,擔心通渠工作太辛苦,但她認為通渠可服務全港市民,十分難得。憑藉18年實地工作經驗優勢,在25人爭奪九個空缺的形勢下,她「打低」一眾男對手,成為本港首位女通渠工。
今年二月,秋姐首次成功自行通渠,當日雖非惡劣天氣,但獨力扭開渠蓋,清理渠內垃圾,證明能力不輸男性。通渠除了花氣力,還要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一開蓋,老鼠、曱甴咩都飛曬出嚟!」若遇上大雨水浸,通渠難度倍增。
秋姐說,最難忘上月中的紅雨,大潭道嚴重水浸,一度要封路。她與同事接報後趕抵現場,在暴雨下緊急通渠,其間要清理積水,垃圾隨水在馬路飄浮,情況混亂;當完成通渠後,路面重開,甫通車,便有司機向他們豎起「手指公」嘉許,她頓時覺得「再辛苦都值得」。
一句多謝 一支水 大滿足
炎熱天氣下,途人遞上的一支水,一句多謝,都令秋姐感到莫大的滿足感。遇到有些人不禮貌對待,「例如見你通緊渠,就急急腳走快啲。惟有忍囉,都唔會唔開心。」
作為全港唯一女通渠工,秋姐從無小看自己,自知氣力「輸蝕」,便將勤補拙,多向上司發問,而且「唔怕蝕底」,她笑言「同事平時講笑話當我係男人」,工餘時同事間會結伴踩單車、跑步和行山,鍛煉身體,又結伴參加馬拉松賽事,強化團體精神。她說雖然工作辛苦,但可以克服,不認為女性身份影響工作,她鼓勵更多女性投身渠務業,服務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