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魔鬼在細節 廉航投訴飆

時間:2017-06-19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港人外遊意欲旺盛,航空公司與旅遊網站紛紛割價搶客,但顧客慎防「魔鬼在細節中」。圖為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旅遊展吸引大批市民參觀

  港人外遊意欲旺盛,航空公司與旅遊網站紛紛割價搶客,但顧客慎防「魔鬼在細節中」。香港海關今年首四個月接獲114宗旅遊業違反商品說明的投訴,較去年同期上升一成,多是「最低價格」與事實不符,被多收手續費、行程貨不對辦,有投訴人報稱損失達14.5萬元。惟近兩年只有一間公司被定罪,被判處罰款及退款,海關提醒市民細閱合約條款,網上交易應盡量「cap圖」留底,避免日後「口同鼻拗」。

  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香港海關數字顯示,2016年至2017年4月共接獲455宗旅遊業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投訴(詳見附表),佔所有投訴約一成,去年投訴人報稱損失金額由200元至14.5萬元不等,損失200元個案涉及廉航機票,14.5萬元的一宗則涉及三張頭等機票。據知,其中一宗案件包括早前hkexpress總經理被捕事件,涉一名旅客投訴網購機票後持紀錄未能登機。

  利誘式宣傳難證違例

  海關不良營商手法調查課監督關建強接受訪問表示,涉及廉航與傳統航空公司投訴比例約三比七。針對廉航的投訴主要包括航班取消或延誤不獲補償,直航變成轉機等,但航空公司一般列明航班突發安排,以及市民投訴無法以網站標示的最低價折扣價購買機票,登入網站後僅餘下正價機票。

  對於超賣機票,關建強形容是航空業界行之已久做法,2015年至今共有10宗旅客未能登機的投訴,航空公司一般已列明條款,未必涉及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他指出,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刑事案舉證門檻甚高,在利誘式的宣傳廣告中,難以證明商戶完全沒有意圖以聲稱的價格供應服務,有關公司只要提供到一個名額,已能滿足條件,海關至今未有一宗成立個案。

  而就旅遊網站的投訴,關建強稱,較多是標榜「最低價格」酒店房間或機票,被揭發其他網站開價更低。但關建強稱,部分個案經調查後純屬誤會,如不同網站顯示並非同一房間類型,不能直接比較;有網站被投訴取消交易時收取手續費,調查後證實手續費是由酒店或航空公司收取。

  僅一宗投訴裁定罪成

  眾多投訴中,至今只有一宗被法庭裁定罪成,被判罰款3000元及向受害人作出35600元賠償,兩宗司法程序正進行中,215宗撤回,140宗經調查或徵詢法律意見後沒有足夠證據,餘下97宗正在跟進。關建強坦言,在旅遊消費的糾紛中,商戶未必涉及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因條款已列明行程可按實際情況更改,消費者如有不滿,可到消委會或旅遊業議會投訴。

  不良營商手法調查組指揮官黎嘉樂呼籲,消費者購買廉航機票應清楚了解附加收費的項目,閱讀航空公司有關退款和賠償的細則。他提醒,不少旅遊網站於香港並無辦公室,一旦出現糾紛或有潛在風險,海關亦沒有權力跨境調查,旅客光顧前應查看旅遊業議會網站,了解是否持牌機構,網上交易過程中不妨多截圖,電郵或列印保留清晰的付款紀錄、訂單編號等,最後確認付款前,必須細閱條款細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