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馮富珍身為國際組織掌舵人,成績有目共睹 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大日子,7月1日這天也剛好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任期完結之時。「卸任後我希望回香港,跟我的家人共度時光。」陳馮富珍告訴新華社記者卸任後的計劃,透露出她對成長地的想念之情。
陳馮富珍出生於香港,1978年開始在香港政府任職,並從1994年6月起任香港衛生署署長。她在處理非典(沙士)危機時的出色表現,獲得國際社會和世衛組織好評。隨後,她出任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
2006年,陳馮富珍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當選世衛總幹事,成為首位在聯合國專門機構中擔任最高職位的中國人,並於2012年順利連任。陳馮富珍接棒執掌世衛,被認為不僅是身為香港人的光榮,也是身為中國人的榮耀。
這10年間,陳馮富珍一直沒有閒下來,率領世衛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上前進。誠如她在剛於上月舉行的第七十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重提其被任命時的承諾:「我會在這職分上作出孜孜不倦的努力」。
離任在即,陳馮富珍仍忙着處理任期餘下的種種任務─大大小小的會議、與新任總幹事的工作交接事宜,還有趕寫有關過去十年公共衛生發展情況的報告。百忙之中,陳馮富珍就記者的提問傳來書面答覆,字裏行間,公共衛生始終是她最關心的課題。
過去十年人民健康大改善
「我感到很高興,在這10年當中,世衛組織及其夥伴機構在全球衛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健康狀況和人均期望壽命有了很大改善。」陳馮富珍指,在世衛的努力下,過去10年死於瘧疾、愛滋病的人數減少一半;2015年,全球兒童死亡人數第一次下降至600萬以下,與1990年相比減少了50%;結核病等的人數大幅減少。
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症、2014年伊波拉、2016年寨卡……陳馮富珍任內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抗疫戰。一直盡心服務全球人民的她,竭力突破重重難關,以超卓表現回饋中央政府對其信任和支持。
踏上這國際台階之前,陳馮富珍擔任香港衛生署署長多年。身為香港第一位女性衛生署署長,2003年時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災難,她沉着、果敢、細膩的個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陳馮富珍表示,非典疫情讓香港市民明白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她促成香港於2004年成立衛生防護中心,加強疾病監測、疫症爆發處理、港口衛生。另外,衛生防護中心與內地及澳門有關的公共衛生部門設立了通報機制,在傳染病信息交流及更新傳染病資訊方面保持密切聯繫。2008年,香港通過了全新的《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更新控制和預防疾病措施的法理基礎,使其符合由世衛頒布的「國際衛生條例」要求。
憂九種嚴重病原體大流行
陳馮富珍認為,這些工作都使香港傳染病防控能力大大加強,近年對應各種新發傳染病例如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寨卡病毒等疫情時,都有明顯進步。「我們希望香港的通報機制能夠成為跨地區和國家之間建立傳染病防控聯合行動的典範。」
談及傳染病的威脅,陳馮富珍表示,傳染病流行沒有國界,世衛組織已經確認了九種嚴重的病原體,它們有引發大流行的可能。
為應對下一個流感大流行做準備,是世衛組織其中一項重要任務。陳馮富珍表示,對於其繼任人埃塞俄比亞人特沃德羅斯的領導力,以及與他共事的世衛團隊充滿信心,有能力應付未來各項挑戰。
提到身為世衛組織總幹事最有成就感和最具挑戰性之處,她認為,是如何管理一個多邊機構。儘管存在各種文化差異和各國不同的自身利益,在任期內,成員國從未就任何技術議題的決議進行投票,所有的決議都是經過協商一致通過。「成員國對此都感到驕傲,我也一樣。這充分表明各國對健康問題的共同責任感,以及健康對各國自身利益的重要性。」
巾幗不讓鬚眉,陳馮富珍身為國際組織掌舵人,成績有目共睹。問及對於與她相識多年、即將成為香港特區首位女性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有何寄語,她表示,林鄭月娥的正直、能力,以及她對香港人民健康福祉的熱情和奉獻精神,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相信她在管治香港上會有很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