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是香港賴以繁榮穩定的根本,但愈來愈多的跡象表明,「港獨」勢力正意圖全力破壞這一根本制度。日前「台獨」勢力「時代力量」宣布成立所謂的「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邀請包括三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朱凱迪、陳志全,以及黃之鋒、周永康在內的多名反對派出席。這是赤裸裸的「兩獨」勾結,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事件凸顯了三個嚴重的危險趨勢:一、由「地下化」到「公開化」;二、由「言論上」到「行動上」;三,由「鬆散化」到「集團化」。可以預見,未來「兩獨」將會有更多的暴力與激進行動,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與以遏止。
第一,「兩獨」勾聯,由「地下化」到「公開化」。
「台獨」存在已久,但過去一直無法「打入」香港,但隨着近年激進本土勢力的冒起,「台獨」找到了有效搞亂香港的途徑,近年來與「港獨」勢力勾聯,更是從「偷偷摸摸」,到明目張膽的演變。在去年十二月,「香港民族黨」陳浩天到台灣「串聯」、「拜師」;今年一月初,朱凱迪、黃之鋒等人應「時代力量」邀請,出席「時代眾志自決力量」論壇;同樣是一月,黃之鋒再到台灣,參加民進黨智庫舉辦的「兩岸政經研習營」;今年四月,梁頌恆、游蕙貞與「藏獨」、「台獨」勾結,發表共同立場,等等。
事實證明,「台獨」已經不甘於過去的「地下」行動、不甘於以往的「潛移默化」,通過日前成立的所謂「連線」組織,證明他們已經改變策略,意圖建立一個新的「公開化平台」,以將分裂國家的思想言論以一種看似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推行。可以預見,隨着「兩獨」勾聯的公開化,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更大膽的行動。最近香港不斷出現一些暴力行動,極有可能成為「兩獨」勾聯破壞香港社會的新「方式」。
第二,「兩獨」勾聯,由「言論上」到「行動上」。
長期以來,「台獨」勢力都試圖去影響香港的政治環境,因此,他們利用各種所謂的「文化交流」方式,吸引香港的年輕人到台灣接受「培訓」。而在香港,「港獨」等極端勢力儘管一直接受「台獨」的資助,但兩者的「合作」大多還停留在言論上的「互相支持」。但顯而易見的是,這種趨勢已經發生根本改變。支持「本土」、「自決」,已經無法滿足「兩獨」的要求,他們迫切要以一種更能吸取公眾關注的方式去達到支持「港獨」的目的。
此次成立的「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是一個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在成立當天,三名特區反對派立法會議員以及黃之鋒等人,還與「台獨」的「時代力量」簽署了所謂的「合作協議」。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協議」?實際上,「協議」不過是一個象徵性的形式,「台獨」勢力是意圖以此來達到所謂的「正名」目的,以及為日後更多的「兩獨」合流作好必要的事實鋪墊。可以預計,此次有「合作協議」,下次極有可能就會出現「共同綱領」、「協同指揮中心」等等的實際性行動推出。
第三,「兩獨」勾聯,由「鬆散化」到「集團化」。
如果說以往的「兩獨」勾聯「未成氣候」,那麼隨着此次「連線」的成立,則標誌着「台獨」與「港獨」的勾聯已經由「鬆散化」的現狀,進入到一個「集團化」的步驟。除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協議」的簽署,在成立當天與會的「台獨」勢力言論,更是明確表明了,支持「港獨」已非民間的勢力,更是上升到民進黨政府的層面。
例如,當日與會的台「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極其露骨地稱,他是代表蘇嘉全「院長」來恭賀「連線」成立,而「台灣在國際空間拓展上有許多壓力,由國會來成立與世界各地國會的聯誼會和組織,有助突破政治性的困難」、「也強調蘇嘉全院長、蔡其昌副院長表示,未來連線所需人力物力,一定盡力提供,期待這個連線能達到預期效果。」所謂的「所需人力物力,一定盡力提升」,已經描繪了「台獨」黑手意圖全面入侵香港的政治畫面。
「台獨」、「港獨」勾聯,已經嚴重危及香港的繁榮穩定,對香港社會未來必將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在此關鍵之際,全香港社會必須認識到「兩獨」合流的本質及其危險趨勢,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予以最嚴厲的懲罰。實際上,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的「釋法」決定,當中明確指出:「宣誓人作虛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為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羅、陳、朱三人,公然替「台獨」站台、簽署合作協議、發表撐「台獨」言論,已經違背了其就任誓言,可以依法褫奪其議員資格。相信這是香港絕大多數市民的意願,對「兩獨」寬容,就是對香港市民的殘忍,從國家的統一原則、社會整體利益與長遠福祉角度,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