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眾志成城 克難前行/內地善款匯成暖流 「我們是一家人」

時間:2025-11-29 05:03:02來源:大公报

  圖:讓受災居民重獲安心與溫暖,是當前最迫切工作。中國石化香港公司在災後幾小時內,於大埔東昌街社區會堂及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設立兩個物資供應點,持續向受災居民發放食品、瓶裝水及其他日用品,切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大公報記者盛德文攝

  血脈相連,同舟共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筆筆善款匯成暖流,一份份愛心凝聚力量。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棟住宅樓發生火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災情發生後,央企和內地企業紛紛捐款助力災後救援和重建工作,與此同時,內地民眾積極捐助受災民眾。充滿溫情的數字背後,是內地對香港同胞最深切的牽掛,是血濃於水的情感見證。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官網發布數據顯示,11月27日12時至28日0時,短短12小時內,35萬餘人次通過支付寶、騰訊、新浪等公益平台捐款逾760萬元(人民幣,下同)。「汶川的恩情我們永遠記得」「我們是一家人,這次輪到我們幫忙了」等網上留言,生動詮釋了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李暢 實習記者 王美晴

  短短12小時 內地逾35萬人次通過公益平台捐款

  宏福苑五級火災令香港遭受巨大創傷和損失,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中央港澳辦、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府部署要求,與特區政府保持密切溝通,並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和地方提供特區急需物資,全力以赴支持特區政府開展救災及善後工作。

  連日來,從中央統籌部署到地方積極響應,從專業支持到社會互助,國家對香港救災需求的迅速回應,正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一莊嚴承諾的生動實踐,體現出祖國和人民永遠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和最大的底氣。

  中國紅十字會和全國婦聯捐助送暖

  手足情深,血濃於水。不少內地居民通過自發運送物資、組織捐款、提供後勤保障、線上心理支援等方式,積極投身援助行動,匯聚成一股股溫暖的力量,與香港本地志願者形成呼應,共同構築起民間救援的堅實網絡。一些內地網友通過社交平台轉發香港庇護中心物資需求信息,號召身邊人捐贈或直接郵寄物資至香港相關接收點。火災發生當晚,部分深圳市民自發組團,為香港大埔火災群眾安置點的香港市民送去衣物、毛毯等保暖物資,緩解他們在寒夜中的困境。一些居民通過微信群組織「愛心物資接力」,收集充電寶、衞生用品等,統一運送至香港口岸交接給香港本地志願者。

  與此同時,中國紅十字會迅速啟動人道救援響應,27日向香港紅十字會捐贈200萬元,用於應急救援和人道救助,並表示將根據救災需要提供後續支援。全國婦聯28日發文稱,已指導所屬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迅速行動,攜手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深入了解受災同胞需求,攜手愛心企業,捐贈500萬元資金用於應急救助、過渡安置及災後恢復援助,後續將持續關注救援行動,為港區受災婦女兒童傳遞溫暖。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官網發布數據顯示,11月27日12時至28日0時,短短12小時內,35萬餘人次通過支付寶、騰訊、新浪等公益平台捐款逾760萬元。

  危難之際,最見真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香港各界傾力相助,捐款總額高達200億港元。在騰訊公益、支付寶公益的捐款留言區,「汶川的恩情我們永遠記得」「我們是一家人,這次輪到我們幫忙了」等暖心話語隨處可見。一位北京網友感慨道:「很多曾經受過幫助的地區,如今都在積極回饋社會。這份愛心的傳遞,正是中華民族互幫互助精神的生動體現。」  11月27日的貴州榕江村超球場,當地群眾扶老攜幼,排起長隊為香港大埔火災受災居民獻上愛心。從汶川到榕江,從香江到全國,一場跨越時空的愛心接力,始終在延續。一位小紅書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轉賬截圖,並寫道:「看到香港同胞的遭遇,心裏很難過。」她將賬戶裏的港幣全部捐出,冀為受災同胞送去一份溫暖,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哀悼殉職消防員 內地網民:願英雄安息

  救災過程中,37歲的消防員何偉豪在執行任務時英勇殉職。其女友在社交平台發文:「你是我的驕傲,我好想好想可以再牽你的手」,字字泣血,令無數內地網友為之淚目。有微博網友寫道:「相戀近十年的約定沒等到婚禮,他卻把生命留在了救援現場。他是衝在火裏的勇士,也是滿心滿眼愛着女友的普通人。」還有網友感慨道:「從來沒有天生的英雄,只是有人甘願為守護他人,扛起責任往前衝。我們記住他的英勇,也應體諒家屬的傷痛,願英雄安息,也盼所有逆行者都能平安歸隊,不辜負每一份等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