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搞好經濟民生是港發展的唯一出路

時間:2017-06-12 03:16:10來源:大公網

  圖:英國「華人參政計劃」創辦人李貞駒 受訪者提供

  「香港要把握內地的發展機遇,發揮自強不息的精神。」英國著名華裔律師、「華人參政計劃」創辦人李貞駒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作為海外傑出華人,她積極推動英國華人華僑特別是港人融入主流社會和爭取話語權。

  李貞駒生於香港,11歲到英國讀書和發展,後創辦了英國最大華人律師行─李貞駒律師行。她除了熱心維護華人權益,也積極鼓勵華人參與英國政治生活,創辦了「華人參政計劃」,成為華人社區和英國政界通話的橋樑之一。

  對於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李貞駒表示,二十年來香港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央嚴格遵守《基本法》的有關規定,從不干預特區的內部事務,香港實現了高度自治,這也說明「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她表示,香港如今面臨的問題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民生問題政治化。而經濟停滯不前,民生必然不能改善,其結果是越來越多的市民,特別是年輕人被捲入反中亂港這條不歸路。搞好經濟、搞好民生是香港不斷發展的唯一出路。

  她指出,「一國兩制」是人類歷史的一大創舉,其中「一國」在前,「兩制」在後,應該理解為「一國」是主體、基礎,而「兩制」是在「一國」基礎上的新穎架構。任何無視「一國」、刻意強調「兩制」的舉動,都有可能埋下近年露頭的「港獨」隱患。

  李貞駒引述行政長官梁振英的話,「香港可以作為中國內地與外國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希望香港發揮特有的刻苦耐勞、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的精神,把握「一帶一路」、「滬港通和深港通」等新機遇,以繼續依託廣大的中國市場,面向世界,謀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積極推動華人華僑參政

  李貞駒又講述了自己多年來努力推動英國華人華僑參政的經歷。2004年,英國內政部曾計劃頒發一項新法例,如果實施將對英國的中餐館帶來很大影響。

  她率領工作團隊用了六周時間走遍英國的大城市,向當地華人做調查問卷、徵集華人意見,同時呼籲全英華人社團致信給各級議員反映不滿,自己則多次到議會廣泛游說英國議會議員,並遞交所有請願者的訴求。英國內政部最終重新修正了法例,保護了華人的權益。

  李貞駒表示,經歷了這一場浩蕩而成功的全國性運動後,英國的上、下議院開始關注華人社群的問題。「當時,我意識到英國華人是時候停止做『安靜的社群』了。如果社會上有什麼影響我們,我們要站起來,讓英國政府聽見我們華人的意見和聲音。我們要有政治意識,並投入政治。」

  她說,「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英國任何一個社會機構都有華人代表,華人呼聲不會再有障礙,在上議院及政府部門都可以看見華人議員的身影」。

  2006年「華人參政計劃」誕生並在英國議會啟動,旨在積極引導華裔青年參政議政。今年6月英國提前舉行大選,受「華人參政計劃」推動,有7名華裔候選人參選。

  「兩周以前,我率領『華人參政計劃』志願者去英國各大城市呼籲華人登記投票。當我到達利物浦的時候,被當地華人華社參政的高漲熱情所感動。」李貞駒說,「其中有一家華人社區中心叫做『華聲社』,熱情地邀請我去參觀他們的中文學校。這家學校已經成立五十多年了,為幾百個學生提供各級別的普通話和粵語課程。」

  「我走進這家學校就倍感親切。校長、監事和老師都來自香港,他們有着深深的愛國情懷。更令我感動的是,他們通過教授中文課程,把濃濃的愛國情懷傳遞給學生。」李貞駒說,「我覺得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當即決定捐款1000英鎊給學校改善設施,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把這種愛國精神傳揚下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