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會長單聲 受訪者提供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香港回歸儀式,英國著名僑領、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會長單聲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說,「那是我一生中最高興的事!」單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作為英國僑界代表,他親眼見證了1997年香港回歸的歷史性時刻。
1929年,祖籍江蘇泰州的單聲出生於上海,其父單毓華是上海知名大律師。單聲先後獲得法國和英國的法學博士學位,並涉足地產、收藏等領域,成為傳奇人物,在英國、法國和西班牙華人中頗具威信和聲望。
曾拒絕英方邀請
單聲說,「當年英國僑界算上我共有六個代表,獲國務院僑辦邀請出席了1997年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臨行前時任中國駐英大使馬正剛為我們餞行,他用三個詞形容自己的心情『欣喜、羨慕和嫉妒』,因為他自己無法參加。」
此時單聲提到一個小插曲,他說,「我當時也收到了英方發出的邀請,曾設計香港新機場的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公司更在半島酒店包下幾十個房間,但我知道英國人在建設新機場過程中搞了不少小動作,就被我拒絕了,我說只接受中方的邀請。我想當時英國人可能還在笑我,認為中國政府怎麼可能邀請你呢,但結果我真成了中方的客人,據說英國人在半島酒店訂的幾十個房間後來都空着。」
單聲稱,整個香港之行受到了貴賓級禮遇,他不僅平生第一次坐上頭等艙,當飛機在香港機場降落時,也早有專車在停機坪等待,讓他這位海外赤子心裏充滿溫暖。參加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時,在奏響國歌和升起國旗的那一瞬間,他作為龍的傳人倍感自豪,激動的心情至今難忘。
港應抓住發展機遇
單聲稱自己與香港有着不解之緣,他當年離開中國內地後的第一站就是香港,結婚也是在香港。
上世紀五十年代,單聲完成法律專業的學業後曾有機會在香港工作,但當時香港仍是英國的殖民地,讓他無法釋懷。最終他放棄了有房、有車的優越條件,選擇去法國深造。
單聲表示,「我當時說過一句話:『如果香港回歸祖國了,會考慮回香港』。那時中英之間還沒有進行談判,但我認為香港是有可能回歸的,可當時沒有人相信,都認為我是在痴人說夢,事實證明我是正確的。」
他說,「不是我有先見之明,而是我相信中國注定要崛起和強大,而香港背靠祖國,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遲早要回歸。」
單聲稱,回顧香港回歸的二十年,「一國兩制」落實得非常成功,經濟不斷發展,民眾安居樂業,其間也經歷了一些波折,包括非法「佔中」、「港獨」分裂勢力等,當中有西方敵對勢力在背後搞破壞的複雜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時間長了都會消失,比如1997年香港回歸前,很多人因為害怕而移民海外,幾年後發現判斷錯誤,感到後悔,又紛紛回流。
單聲說,近幾年中國的國力和國際聲望不斷上升,已經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全世界都在看中國,香港也應該把握住這個機遇,通過背靠祖國的優勢,繼續發揮經濟樞紐和窗口作用,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