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以廣闊視野尋發展機遇

時間:2017-06-07 03:15:06來源:大公網

  :香港青年大講堂座無虛席\大公報記者 林少權攝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日在「為夢想出發」香港青年大講堂暨慶回歸20周年青年系列活動啟動禮上致辭,期望香港青年要實現人生夢想,要正確認識「一國兩制」,並批評香港有本土分離思潮誤導了部分年輕人。香港社會各界表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港獨」絕無法理和現實基礎,並呼籲香港年輕人要跳出狹隘的思維,努力裝備自己,以國家和國際的視野尋找發展機遇。\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表示,香港出現「港獨」思潮,顯示回歸20年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仍有不足,目前中國歷史在中學並非必修科,令香港年輕一代缺乏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識,因此他認為,香港要全面加強青少年工作,包括初中中國歷史科須獨立成科,並要列為必修科目,鼓勵青少年到內地讀書、實習和考察、體驗內地的生活文化,從而幫助他們認識國情、壯大愛國愛港力量。

  倡北上擴闊發展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龍子明表示,要推行國民教育,不能用「硬銷」的方式,應當在認識歷史、了解國情的基礎上,培養年輕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從香港作為中國特區及國際大都市的定位出發,講好中國故事,同時要讓學生明白到,「港獨」在香港根本就沒有歷史、法律和現實基礎。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認同張曉明的言論,認為香港的青年社群出現分離思潮,有蔓延的跡象,情況令人擔心。她強調,香港沒有獨立的法律基礎及條件,擔心分離思潮會影響青年人的發展,建議青年人多遊覽中國不同的城市,了解香港及自己優勢,擴闊發展空間。

  港前景在於兩地融合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指出,近年社會因為爭拗不斷、反對派的渲染,以及國民教育等政策不足,產生了分離思潮,但他相信絕大部分港人深明這種思想會令香港走上絕路,「因為香港是中國一部分,不可能與母體分離,擁有分離思想的人只會撞到頭破血流。」他又認為,中央關心香港社會及青少年發展,香港經濟發展的前景在於與內地的經濟融合,年輕人要闖出路,北望神州是一個好的選擇,他呼籲青年要跳出香港狹隘的思維,努力尋找發展機遇。

  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表示,香港是國家一部分,要在青年心中建立香港與國家的命運共同體是不可或缺的事。

  他期望,香港不同的青年團體能為青年建立更多平台,讓香港青年認識國家的最新發展情況。他指出,只有建立互信,才可有命運共同體的建立,當香港青年有了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時,把握國家機遇,發揮香港優勢便更容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