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07年尖東站換上港鐵標誌
完善的鐵路網絡,是香港這國際大都會不可或缺的基建設施。2007年,可說是本地鐵路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兩大鐵路公司:九廣鐵路和地鐵公司,正式合併為港鐵公司。時至今日,港鐵以99.9%準時的成績,每日運送550萬人次乘客來往全港各區。回歸20年來,多項大型基建工程相繼落成,是香港經濟繁榮穩定發展的一大動力,市民往來各區遠較以往方便快捷。未來隨着高鐵、港珠澳大橋通車,香港與內地「大灣區」城市將更緊密連繫起來,香港孕育的鐵路人才,亦可把握「一帶一路」機遇,把香港鐵路的成功經驗輸出到全世界。\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2007年12月2日零時30分,九廣鐵路最後一班列車從羅湖站開出,約有百年歷史的九鐵正式與市民告別。收車後,各九鐵車站立即大變身,過千名員工馬不停蹄更換全線車站及列車標誌,網頁和熱線電話統一為港鐵公司;早上5時28分,一列印上港鐵標誌的首班列車在尖東站開出,標誌着香港的鐵路歷史揭開新一頁,時任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穿着新制服主持啟航禮。
「蜜月期」減車費後「可加可減」
昔日作為地鐵與九鐵換線站的九龍塘、南昌及美孚站,因應轉乘車費取消,站內轉線出入閘機亦完成歷史任務。
地鐵公司於2006年4月11日與特區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為兩鐵合併的程序揭開序幕。兩鐵合併方案,包括買賣協議和服務經營權協議兩個主要部分。買賣協議訂明,港鐵公司向九鐵公司一筆過支付42.5億元,購入九鐵的服務經營權及部分九鐵鐵路資產,以及支付77.9億元,購入九鐵的物業發展權、投資物業,以及物業管理權的組合。 按照服務經營權協議,港鐵每年向九鐵支付7.5億港元定額費用,以及按九鐵收入浮動的非定額費用。
《兩鐵合併條例》草案於2007年6月8日,獲立法會三讀通過正式生效。政府、地鐵及九鐵公司於2007年8月訂立正式交易文件,地鐵公司於10月9日的特別股東大會上,通過兩鐵合併方案。合併後,地鐵公司易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維持不變,九鐵公司成為一間資產擁有公司,負責監督港鐵公司遵行服務經營權協議的條款,並以港鐵公司每年的付款作投資用途、支付未償還的債項及管理其附屬公司,包括替政府發展西鐵沿線物業用地的附屬公司。
以「兩鐵合併,車費即減」廣告標語,亦是兩鐵合併受到社會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港鐵公司承諾,2009年6月30日前不加價,合併當日起所有車費即減兩毫,中程車費減幅最少5%,長途車費每程額外減最少一元,減幅最少達一成,估計每日有280萬人次受惠。「蜜月期」一直到2010年「可加可減機制」正式生效後完結,港鐵自此連續七年加價,直至今年政府與港鐵完成第二次機制檢討後,首次凍結票價,額外八達通九七折優惠,今年更變相減價。
11線連接駁巴覆蓋七成人口
人口密集的香港一直奉行以鐵路為骨幹的運輸政策,合併後的港鐵公司時至今日,已是香港最主要的集體運輸交通工具,每日接載550萬人次乘客。 香港的鐵路網絡不斷擴展,由回歸前「紅、藍、綠」荃灣線、港島線及觀塘線之外,先後擴展東涌線、機場快線、將軍澳線、西鐵線、迪士尼線、馬鞍山線、落馬洲支線、九龍南線、西港島線、觀塘線延線及南港島線(東段),至今在香港合共11條鐵路線,連同屯門及元朗區輕鐵及接駁巴士,網絡覆蓋全港超過七成居住人口。
香港鐵路服務全球處於良好水平,縱然偶爾發生重大延誤事故,整體準點率維持於99.9%。 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未來全球對鐵路專才需求大增,2016年成立的「港鐵學院」開辦課程培訓來自香港、內地及世界各地的鐵路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士,推動全球現有鐵路的運營、鐵路擴展和大型基建項目的卓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