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流年似水,香港經歷幾許風雨,幾多變幻。作為本港商業及政治中心的中環,更見盡回歸前後變遷。《大公報》今昔記者鏡頭下的中環,同一地點,不同風貌,大家看着數十年變化的風景,豈止緬懷當年集體回憶,更是探索明天的第一站。時光旅程開始!
大公報記者 蔡文豪(圖)李淇(文)
(早期黑白圖片由大公報攝影部拍攝並整理)
「中環」貴為香港的「心臟」,其名源於19世紀,香港華人對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為「四環九約」,中環是其中一環(其餘為西環、上環,及現今灣仔、銅鑼灣一帶的下環)。從太平山頂眺望下去,2017年的中環多了不少地標性建築,如:高聳如雲的國際金融中心(IFC)及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德輔道中兩旁的殖民地式建築,亦早已變成高廈林立的街道,郵政總局亦拆卸搬遷改建為環球大廈。名店及絡繹不絕的人流,訴說着忙碌又繁榮的香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