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琪報道:醫務委員會投訴個案已積壓至940宗,政府在《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特別提出,調整聆訊機制,包括放寬增設初偵會及聆訊小組的規限,增加非醫委會委員及業外人士的參與等。
為改善醫委會的投訴處理和紀律研訊機制及提高效率,政府建議,不再由醫委會進行研訊會議,改為在醫委會下設立研訊小組進行研訊,增加業外人士的參與;將審裁員人數由14名大增至140名;醫委會可委任多於一名法律顧問等。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增加業外人士參與是世界潮流,三方平台討論過程也沒有異議,望能將醫委會聆訊時間由現時六年縮短至兩年。
病人組織盼快通過
新草案亦建議,增加業外委員,並讓醫委會可批准海外醫生有限度註冊的年期,由不多於一年延長至不多於三年。政府消息人士稱,全世界都面臨「醫生荒」,期望透過該措施吸引更多醫生來港,但絕不存在會降低非本地醫生的門檻和水平。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新方案引入更多人手進行醫務聆訊,有助加快處理大量積壓個案。他期望今次修訂可減少社會爭議,盡快通過,但憂慮方案未能完全滿足醫生業界訴求,提交立會時仍會遭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