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衛生署轄下荃灣母嬰健康院處理病人樣本出錯,47個病人樣本主要是孕婦的血液樣本,滯留在院內四日,由於無即日送往化驗,已不適合作化驗用途,22名孕婦與三名丈夫需再抽血,檢測延誤達一星期。衛生署向受影響人士致歉,並正調查事件成因。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認為事件罕見。
25人須再抽血 衛署致歉
衛生署昨公布,涉及的47個樣本,包括46支血液樣本、一個陰道拭子樣本,上周五採自25名接受產前服務的人士,包括22名孕婦及三名產前服務就診人士的丈夫。有關樣本原應於採集同日送化驗,但健康院於前日發現該批樣本仍在院內,由於無及時送檢測,現已不適合作化驗用途。
衛生署稱,該25名就診人士中,20人的40個樣本屬常規的初步產前評估,餘下樣本則是為進一步化驗檢查而採集。健康院已陸續聯絡所有受影響人士解釋事件和致歉,並安排再次採集樣本,有關化驗因此延後數日至一星期,但相信不應對孕婦及胎兒構成不良影響。
婦產科專科醫生羅致廉稱,樣本若延遲化驗,準確性可受影響,一般應即時或於日內送往化驗,懷疑今次延誤事件涉及行政上出錯。他指出,有些產前檢驗需要孕婦的丈夫參與,例如太太患有地中海貧血,需透過化驗確認丈夫是否有同樣的罕病,今次化驗延遲,會導致有問題的當事人延遲醫治數天,但相信整體影響不大。
衛生署發言人稱,正調查事件成因,亦會檢視相關程序,作出適當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