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右三)昨在澳門與教育界及青年學生座談時表示,希望澳門學生增加對「一國兩制」的自信\大公報記者曾慶威懾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在澳門與教育界及青年學生座談時表示,「一國兩制」是成功的,「一國兩制」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希望澳門學生增加對「一國兩制」的自信。香港社會各界指出,張德江講話鼓舞人心,認為這番話對香港有啟示作用。過往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協助香港渡過難關,所以香港應該利用自身優勢,爭取成為大灣區龍頭,以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讓香港經濟得以發展。\大公報記者 馮瀚林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指出,張德江的講話對香港有很大啟示,「『一國兩制』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一國』為先,才有『兩制』,香港在國家主權之下,只是一個特別行政區,所以需要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他續說,過去香港泛政治化,反對派逢中必反,破壞繁榮發展。香港要向前進,就要發展經濟民生,所以就應該要好好把握機會。他指出,「十三五」規劃有港澳專章,證明國家重視香港,所以香港要利用自身優勢,例如金融、融資、國際人才、完善法制等,融入大灣區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讓社會重回正軌,發展經濟。
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表示,香港過去被反對派阻礙經濟民生發展,以致應該做的沒有做到,市民亦厭倦這種情況。「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偉大構思,在澳門運作十多年,取得成功。「中央給予香港無數機會,讓香港經濟發展起來,大家有目共睹。最重要就是香港要把握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的機遇。」林健鋒認為,香港具有多個優勢,例如是金融方面,就可以發展為集資平台,吸引外資等等,錯位發展,爭取成為大灣區的龍頭,又相信香港可以成為財資中心。
籲反對派停止內耗發展民生
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認為,「即使香港有良好意願,希望在大灣區扮演主導角色,但如果繼續政治內耗,在立法會拖延有關撥款或討論,任何理想都是空談。」他呼籲反對派能夠停止內耗,讓香港能夠發展經濟、民生。他說,澳門能夠迅速發展,主要是能夠落實行政主導,所以反對聲音較少,能夠高效率發展經濟,認為香港社會要認真思考發展滯後的原因。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聯陳鑑林認為,張德江的講話鼓舞人心,香港人應該要知道自己身在福中。「一國兩制」當然是無限光明,過去中央對香港都是大力支持,例如每逢困難時期都協助香港渡過難關,例如1998年的金融風暴,2003年的沙士,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今次有大灣區的概念,我覺得香港人應該趕上國家這班高速發展的列車,考慮如何利用本身的優勢,在大灣區一展所長。」他續說,香港回歸後所遇到的社會矛盾,其實也是全球各地都會面對的問題,所以與回歸無關,而香港過去二十年來大致和諧,失業率低,社會繁榮,是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緊密連繫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