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建聯舉行圓桌會議討論林鄭提出每年額外增設50億元經常性教育經費
【大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每年額外增設50億元經常性教育經費,具體應用於何處成為教育界焦點。民建聯昨日舉行關於50億元教育經費的圓桌會議,幼教界麥謝巧玲表示,強調會爭取訂下幼師薪級表。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說中學教師已全面學位化,部分持大學學位的小學教師,僅獲文憑教師教席,在薪金和待遇上都較學位教師差。
圓桌會議由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主持,講者包括香港教育大學幼師校友會主席麥謝巧玲、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恒生管理學院顧問楊慕貞、香港教師中心副主席許振隆、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陳卓禧、東華學院助理教授李麗梅。
賴子文表示,大部分小學教師已有學位,但學位教師學額不足,造成部分持大學學位的小學教師,僅獲文憑教師教席,在薪金和待遇上都較學位教師差。李雪英則認為,使用50億元的撥款需有底線,撥款政策應以發展性主導而非補救性,並以提升整體教育質素為原則。她稱,撥款需要有公平性和卓越性,需按學生的需要平分資源。她稱,要增加教育資源,資金重要,但有些是不用資金的,如重新檢視學校課程的設計,「錢能夠解決的問題很容易解決,最難是錢解決不了」這需要政府及學校同心處理。她稱,考評制度可否改變,國外課程架構更全面性,香港亦糾纏在某些科目應否必修、應否必考,跟國際相距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