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5月9日訊(記者唐曉明)踏入5月份,又是一年一度香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將於本月13日及14日舉行,以「博物館與歷史爭議:論述難以言喻的故事」為主題,思考不同歷史的論述與建構共同未來的關係。饒宗頤文化館作為其中參與的文博單位,將回應主題,向大眾展示和陳述歷史記憶,並定為饒宗頤文化館開放日,將以連串精彩的文化節目,包括展覽、導賞、文化講座、保育短片放映、工作坊、體驗活動、手作市集及音樂表演等,鼓勵訪客超越自己個人經驗去參與感受,共同創造博物館所發揮的社會作用。
一段歷史,有人用作定義自己,有人當作紀錄過去,而歷史總是以不同的形式再次出現,將難以言喻的故事重新展現,因此文化館以不同主題的展覽,從漢字文化、海上絲路、香港百年歷史、保育活化,以至饒宗頤教授書畫作品等,配合導賞活動,將歷史及藝術詮釋。而當中「文物之旅」更會帶參加者進入文化館平日沒有開放的歷史遺跡,參加者可了解到文化館百年的歷史,以及現時保育和活
化工作,機會難得。而對保育活化感興趣的人士,亦可欣賞《饒館百年》保育短片,了解文化館在過去及現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除此之外,這兩日分別有香港中裝藝文傳承主席馮桂芳分享香港40-70年代的中式服裝文化與工藝,以及香港歷史學者丁新豹訴說戰前外籍族群對本地華人的影響。
文化館亦準備了藍染手帕、手繪專屬掛曆、油紙傘、中式扇等工作坊,透過手作方式建構和書寫自己的個人感受。大朋友和小朋友亦可輕鬆動動手製作小手工,如活版印刷、漢字拓拓樂、合體字拓印,體驗傳統手藝;又或者到文化館戶外聽聽音樂、逛逛手作市集、參觀「文化旅館‧翠雅山房」客房、在百年建築間留影等等……讓大家在這兩天跳出大歷史的框框,經歷及反思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