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醫院行政總裁徐德義鞠躬致歉
大公網5月9日訊(記者孫凌奕)43歲的鄧桂思早前先後兩度進行換肝手術,至今仍留醫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雖肝臟功能已恢復良好,但因肺部早前受真菌感染,現需使用人工肺幫助呼吸,而急性肝衰竭可能與聯合醫院醫生開漏藥有關。
聯合醫院行政總監徐德義指,鄧桂思去年七月因高血壓前往聯合醫院腎科診所求診,入院檢查後,確診有甲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而至今年1月20日鄧覆診時,發現治療效果不理想,醫生便為其處方高劑量的類固醇藥物「潑尼松龍」,但未同時處方抗病毒藥物護肝。待2月17日再次覆診時,醫生發現鄧的腎炎好轉,便降低類固醇藥物劑量,亦未有處方抗病毒藥物,當時未見其肝功能異常。
上月1日,鄧桂思因黃疸及有輕度出血,前往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臨床診斷其為急性肝炎,轉至內科病房後,才首次處方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其後因肝功能衰退需換肝,於5日轉介至瑪麗醫院。徐德義表示,自2008年7月其記錄已寫明鄧桂思為乙肝病毒帶菌者,唯被醫生「睇漏」。
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龔金毅透露,兩次覆診中開藥的兩名專科醫生,均有10年專科經驗,目前仍繼續工作,是否需停職有待調查委員會完成報告後再做決定。
聯合醫院於上月6日翻查鄧桂思病歷記錄時,已發現漏開藥物的問題,但直至19日鄧桂思家屬向聯合醫院查詢病歷記錄後,次日聯合醫院才向醫管局總部交代事件。其後於21日約見回復家屬,並於本月8日正式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將於八週後公布結果。徐德義承認,院方在交代事件「遲咗」,且溝通上存在不足,並鞠躬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