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產大飛機圓夢藍天

時間:2017-05-06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國產大飛機C919完美首飛,衝上雲霄\法新社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全球注目的C919首飛,在現場數千人的共同歡呼與掌聲中,順利於浦東機場起降,完成首飛任務,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大飛機夢」,終於圓夢藍天,取得了歷史突破。此次,C919完成79分鐘的空中飛行,執行13個試飛科目,經歷了15個試驗點測試不同的飛行動作。據專家介紹,接下來,C919將進一步進行實驗試飛、適航取證等。而C919第二架試飛飛機也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完成首飛。\大公報記者 倪夢璟 孔雯瓊

  昨日下午二時許,國產大飛機C919從上海浦東機場第四跑道漂亮起飛,雖然沒有「天高雲淡」,風力更達到4級,在並不那麼友好的環境之下,C919「毫不畏懼」,騰空而起、衝上雲霄。

  15試驗點測試不同動作

  此次飛行由機長蔡俊、試飛員吳鑫駕駛,搭載觀察員錢進和試飛工程師馬菲、張大偉,在南通東南3000米高度規定空域內巡航飛行。據介紹,C919此次首飛不收起落架,試飛員將首次評述飛機的操作穩特性、起飛着陸性能、動力裝置和駕駛設備等工作情況。而根據飛行計劃,C919在15個試驗點測試了不同的飛行動作。起飛約55分鐘後,C919在預定區域內完成了測試項目,並從啟東經橫沙島返回浦東機場,於下午3時19分着陸,圓滿完成首飛,而這較預計時間還提前了10分鐘。

  已獲國內外570架訂單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款完全按照適航標準和主流市場標準研製的單通道幹線飛機,其設計定位於航空運輸市場最主流的150座級單通道市場,基本型混合級布局158座,全經濟艙布局168座,標準航程4075公里,增大航程達到5555公里。

  飛機採用了先進氣動布局、結構材料和機載系統,設計性能比同類現役機型減阻5%,外場噪聲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第四階段要求低10分貝以上,二氧化碳排放低12%至15%,氮氧化物排放比ICAO CAEP6規定的排放水平低50%以上,直接運營成本降低10%。

  2010年,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已受理了C919型號合格證申請,全面開展適航審查工作。而在2016年,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受理了C919型號合格證申請。目前,C919大型客機已獲得國內外23家客戶570架訂單。

  第二架擬下半年首飛

  根據商飛項目工程部副部長鮑鵬里介紹,除了此次首飛的編號為10101的試飛機外,還將生產製造5架試飛飛機,預計2019年完成所有交付,並同時進行適航取證工作。而C919第二架試飛飛機也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完成首飛。

  其實,C919飛機從2008年7月研製以來,就走上了「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產化」的發展道路,並堅持「自主研製、國際合作、國際標準」技術路線,體現的是中國人的設計理念與意識,其引起的輻射帶動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據商飛透露,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意味中國實現了民機技術集群式突破,推動了16家國際航空企業與國內企業組建了16家合資企業,帶動動力、航電、飛控、電源、燃油、起落架等機載系統產業發展。有業內人士評價,C919的起飛,更是意味中國綜合國力的起飛。

  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也標誌着我國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據商飛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型客機被稱為「現代工業之花」,伴隨着ARJ21新支線飛機交付運營、C919大型客機首飛試飛和中俄遠程寬體客機立項研製,我國民用飛機正向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快速推進。

  目前,通過C919和ARJ21新支線客機研製,我國掌握了5大類、20個專業、6000多項民用飛機技術,加快了新材料、現代製造、先進動力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推進了流體力學、固體力學、計算數學等諸多基礎學科的發展。

  截至目前,已有清華、上海交大、北航、西工大等國內36所高校參與開展技術攻關和研發,建立了多專業融合、多團隊協同、多技術集成的協同科研平台,構建起「以中國商飛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民用飛機技術創新體系,初步走出了一條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創新發展之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