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 新增49私醫

時間:2017-04-25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黃志浩(右二)指出,公私營合作計劃可讓私家醫生接觸更多傷風感冒以外的病種,提升診症技術

  【大公報訊】記者孫凌奕報道:為紓緩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醫管局早前推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本月起由12區推至16區,新增中西區、離島、大埔和荃灣四區。截至本月18日,16區內已有273名私家醫生參加,病人可跨區就診,目標本財政年度有1.9萬名病人受惠,2018/19年度覆蓋全港18區,並惠及3.5萬病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服務轉型)蔡啟明表示,截至上月底,在12區內有224名私家醫生參與,而擴展至16區後,截至本月18日,增加了49位私家醫生。記者在醫管局參加計劃的私家醫生名單中見到,中西區、離島、大埔和荃灣,分別有20位、1位、12位和11位私家醫生加入,而中西區有12位醫生來自卓健醫療中心,門診時間主要為工作日的8時30分至下午6時30分。

  病人省時 醫生提升技術

  74歲的謝興業住在屯門,於今年1月14日參加計劃,在公立醫院覆診五、六年,一直有高血壓和膽固醇問題。他說,在公立醫院看病時,時常打電話遇到預約時已約滿的情況,且去了醫院往往還需等候一小時,現時看私家醫生,只需等10至15分鐘。

  為謝先生應診的私家醫生黃志浩,診所位於屯門,首批就加入該計劃。黃志浩表示,香港人口老化愈來愈嚴重,對醫療需求與日俱增,若單靠公營醫療無法應對。公私營合作計劃不僅可以讓病人平價的看私家醫生、節省排期時間,而對私家醫生來說亦可接觸更多傷風感冒以外的病種,提升診症技術。

  醫管局於去年第一季完成中期檢討後,已陸續落實三大新措施,包括增加八種藥物如胃藥、便秘藥、消炎止痛藥等入藥物名單內;去年十月起允許病人跨區就診;並以短訊形式,通知病人每次就診使用名額、名額被更新等。黃志浩表示,近幾年藥物成本倍升,新增八種藥物後,診症後開藥的成本有所降低,但私家醫生較多時候會使用新藥,希望合適時間可考慮增加一些新藥進入藥物名單。

  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每年每位病人可獲醫管局最高3034元的服務費,而參加者每次診症只需付與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同等價錢的45元診症金,每年最多十次。蔡啟明指,截至上月底,醫管局已提供超過7.8萬次的資助診症服務予參加計劃的病人,相關資助金額逾1800萬元。計劃恆常化後,將考慮加入如精神健康問題及認知障礙症等慢性疾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