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二起)初中組優異獎得主王芷琳、譚犖行和湯楠琳,獲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左一)和《大公報》總編輯賈西平(右一)嘉許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編者按:由《大公報》主辦的「我的太空夢」徵文比賽,設小學、初中和高中組,各設冠軍一名亞軍兩名和季軍兩名,以及優異獎三名。今天刊出初中組優異獎作品。
初中組
《我的太空夢》
福建中學(小西灣) 中三 王芷琳
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宇航員。根據網絡資料,宇航員,或稱航天員,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雖然現在我的夢想很難完成了,但是我還是對這個職業抱有一種類似憧憬的心情。
偉大的宇航員為了拓展人類的版圖,為探索太空的奧秘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冒着隨時都有可能死亡的危險一個個踏上通往太空的道路。
在我看到一些關於太空人的紀錄片的時候,我發現,他們需要的能力往往比常人更強大。比如說,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需要很強,他們要適應在沒有重力沒有氧氣的情況還有他們的身體素質要過關,因為上太空是非常傷害身體的。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裏面有一個圓圓的球,然後接受訓練的宇航員需要在裏面翻來滾去。每天,他們都要去訓練自己降低對地心引力的依賴。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一定會受不了這種「折磨」。另外,他們還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情緒等很好的心理素質,說實話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但是他們卻克服了這些種種的困難,我十分敬佩他們那非常人所能及的耐性和毅力。
同時,我也非常的崇拜他們。比如說偉大的宇航員楊利偉先生,他在眾人中脫穎而出,經過五年漫長的訓練中,展現出無比剛強的意志、堅苦卓絕的精神,以百折不撓的勇氣,日以繼夜的努力,在強化訓練的三次考試中,皆名列榜首,終於通過了種種考驗,成為三位候選航天員之一。我認為不僅僅要有一個太空夢,還要有克服困難成為宇航員的毅力。
我希望在太空中無憂無慮的飛翔,在太空裏我會失去地心引力,不會感到壓力的存在,我還希望在太空中做實驗,那麼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們就可以邊看我做的實驗,邊認識到更多在太空的真空下做的一些實驗,同時還可以為中國人民的科學發展做了一大步。
我聽說「天上才一日,地上已千年」這句古話,我曾經希望我和我愛的人從此就住在太空了,那樣就不用那麼快長大,情人也不會那麼快的逝去了,然而我那時也是太天真了!
最後,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以成為宇航員為目標並且做到最好!
評語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學顧問許守仁:學生開始就以成為宇航員為夢想,以及說明這份工作的意義。其後引述從不同資料,了解太空飛行人員的工作,並以楊利偉為學習對象。這些都加強了他對夢想的追求。最後也說明要實現這夢想並不容易,但也會立志完成。語言表達方面,用語平實,文意清晰。結構合理有序。
《我的太空夢》
曾璧山中學 中一 湯楠琳
太空?上太空是多少人的夢想,可是這又是有多難啊?如果你們想與航天員楊利偉一般,那可要加油了!
太空?我從小就想上太空,不為什麼,就是因為上太空可以探索外星人。在我們21世紀,許多孩子、科學家都很好奇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或許有吧,又或許沒有,這個世界太多不可能與可能,好奇心每個人都會有,當然我也不例外。 聽說上太空要坐飛船,可是那只是聽說,沒有上過太空誰也不知道,可是我發現這與新聞看見的完全不同,那不是飛船,而是火箭,「準備發射,5——4——3——2——1——發射!」年幼的我禁不住讚嘆着:「哇塞,好厲害啊!居然真的能飛上天,那不是跟飛機一樣麼?」學識淵博的小哥哥解答了我的問題:「哈哈!當然不是啦,火箭怎麼能跟飛機一樣呢,火箭上載着航天員,飛機上面的是乘客與機師,還有空姐。」這時,飛上太空的夢想就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扎下了根,我心想:哥哥,我以後一定要比你們都厲害,我要發明嫦娥九號奔月,還要上太空,幫你們探索外星人,還有UFO,相信我在十年後也就是2027年我會登上太空,我還要向外星人推薦我們地球人的優點。
十年後,在新聞聯播裏出現了這樣的畫面:航天飛船「嫦娥九號」成功奔月,宇航員們在短短的航程中,不僅採集了珍貴的資料和資源,還與外星人成為了摯友,並且帶着他們來到地球,來到香港這個人山人海的大家庭。果然,香港的大家庭沒有讓我失望,極盡地主之誼,熱情地歡迎他們,拿出最豐盛的食物款待他們,也與他們成為朋友,外星人們回到家鄉之後還對地球人的好客和友善交口稱讚……就這樣,我的太空夢圓滿結束。
這樣的太空夢人人都有,誰都有夢想,只是意義不同,定義不同,你們要記住堅持就是勝利,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坎坷,可是路還是自己的,要自己堅持和努力,夢想才會成真,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皇天不負有心人,堅持下去,前面的路總會一片光明。
《我的太空夢》
陳樹渠紀念中學 中三 譚犖行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怠矣。」生命是有限的,宇宙是無限的,但我仍然要「以有涯隨無涯」,以勇敢的心令自己不怠反明。
夢裏能到達的地方,腳步也能到達,所以2003年出現首位登陸太空的中國人。有人上太空,因為想報效國家,想為國家出一分力;而有人上太空,因為想實現夢想。夢想各有不同,但夢想是巨輪的舵,引導我們的方向,也像太空人的火箭一樣,軌道只有一,方向只有一,目標只有一,不偏不倚。科學家說天與地共有30公里的距離,對我而言,這是虛數,天地間只有兩個字的距離——夢想。
夢是一種欲望,想是一種行動。夢想是夢與想的結晶。要成為一位太空人絕非易事,但人必須有長遠目標,才不會迷惑。做人如果沒有目標,會容易半途而廢,看到其他比較好的事就會放棄手上的事,結果「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最後,人生也變得虛空。哪怕我們所懷有的是平凡樸實的夢想,也能用唯一的堅持來支撐那夢想。景海鵬和陳冬讓世人知道,他們的夢想能支撐出比天更高的高度,畢竟天再高又怎樣,只要我們踮起腳尖,就可以更接近陽光,離目標再近一點。
虛空,有人說宇宙就是虛空。什麼都沒有,只有一些發光發熱的星體和團狀氣體。對我而言,沒有也是有的一種,太空像我們的社會一樣,有一些人發光發熱成為偉人,有人卻是等待被雕琢的寶石,發光發熱。只要我們擁抱自己的夢想,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登上自己的舞台,像那些星體一樣,發光發熱。
人生沒有虛空,不管你如何自卑,都會擁有最美的風景,當我們打開眼睛,心中看見,哪怕飄浮在無垠的太空中,也不會迷失自己。
渺小的我,看見火箭平安歸來,心知道,這艘載着夢想的夢想號,燃料永不怠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