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南沙區區長曾進澤向代表團介紹南沙建設最新進展 /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率團展開粵港澳大灣區其中六市的考察,首站到訪廣州,並與廣東省官員舉行座談會。梁振英表示,有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共同發展這個目標,粵港澳合作將上新台階。香港具有國際化和經濟結構兩大優勢,可以與廣東錯位發展,下一步將與廣東共同研究規劃,具體到產業、政策、企業、項目,攜手把粵港澳大灣區的文章做好。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應發揮各自的優勢,貫通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
考察團先乘船由香港到廣州南沙,參觀南沙自貿區規劃館,下午則在廣州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座談會。此次考察團行程主要集中在珠江西岸城市,梁振英指,西岸有後發優勢,將來發展潛力非常大;但香港朋友由於交通等種種原因,到西岸比較少,因此考察團希望能夠在三天時間裏面,跑遍大灣區城市群裏面的西岸城市,通過初步接觸、建立聯繫。他說,半天的行程已經讓考察團成員們印象良好,廣州不僅經濟社會發展快,且包括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市政衛生等社會質素都比過去大有進步。
梁振英指出,廣東一直是香港重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夥伴,過去30年香港的經濟發展,得益於廣東的改革開放。他表示,特區政府十分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規劃,所以今次帶同大規模、高層次和有廣泛代表性的代表團考察。
倡深化粵港金融等合作
梁又認為,大灣區城市各有所長,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各種制度與國際接軌,與國際社會聯繫緊密,亦有兩文三語的優勢,可以與內地城市「併船出海」,共同走向「一帶一路」國家。在經濟產業結構方面,香港和內地可以「錯位發展」,各展所長,發揮協同效應。香港在金融、專業服務、項目談判和管理、法律及解決爭議、航運服務和國際旅遊等高增值服務都達到國際水平,可以在這些方面和內地城市互補優勢。在創新及科技和旅遊業方面,也可以探討協同發展。他建議粵港接下來可以具體地討論在哪些產業、企業和項目上加強合作,以及如何合作。代表團成員亦提出各項建議,深化粵港在金融、專業服務、創新及科技、旅遊、基建、城市規劃等各方面的合作。
以旅遊為例,梁振英認為,廣東和香港可以合作,吸引外國旅客同時到香港和廣東旅遊。廣東和香港都有很好的主題公園,且主題不一樣,這個就是錯位發展,就是粵港可以合作的地方。梁更指出,同一個產業,粵港可以作出上、中、下游的分工、合作,如馬興瑞省長在深圳時非常重視香港、深圳之間的科技合作,當中就可以做很多的分工,上游在香港,中游在深圳,然後是在廣東的其他城市批量生產。
今日轉往肇慶江門訪問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廣東省的九個城市,即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今年三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的港澳部分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香港、澳門和廣東正在與國家發改委緊密聯繫,積極推展大灣區的規劃工作,爭取在今年內完成,提交國務院審批。
本次粵港澳大灣區考察為期三日,今日考察團會先參觀廣州南站,其後會轉到肇慶和江門繼續行程,明日到中山和珠海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