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從巴西凍肉食物安全問題說起

時間:2017-04-06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近日巴西凍肉問題使食物安全問題再受關注

  近日巴西凍肉問題使食物安全問題再受關注。原來禁止巴西肉類入口,竟拖累香港著名的快餐店沒有豬扒飯供應,更連帶雞髀、雞翼也欠奉,另一快餐店也即時停售叉燒,原來香港餐飲業用的肉食有六成是來自巴西的,禁止入口的即時效應是導致美國、澳洲的肉類即時加價,令經營者苦不堪言。

  其實科學愈進步,經營者為求食物有較長的保存期、或提升食物的質素、或改善食物的外觀,都加入不同種類的添加劑,達到不同的效果,食物的添加劑的種類如下:

  防腐劑:可以延長食物的保質期,例如果汁類飲料加入苯甲酸鈉、乾果類使用二氧化硫,很多中藥材也使用行內稱「打黃」的二氧化硫處理,增加保存期;有些傳統使用的添加劑,例如魚蛋使用水楊酸,硼砂用於防止肉類變壞,香港已經立法禁止使用。

  令賣相更吸引消費者

  食用色素:食物的外觀也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食物都有染色的工序,容易使用家接受。例如黃色不是無花果乾的天然顏色,染色是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年前不法商人把工業染料蘇丹紅混入飼料中,增加蛋黃鮮紅的色素,都是濫用色料,罔顧消費者健康的例子。

  提升食物質素:常見例子是在果汁加入維生素C,乳類食品加鈣,增加食品的營養價值。農牧業為改善豬、牛肉的質素,飼料加入「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種用來治療哮喘的藥物,會刺激血壓上升,對長期病患血壓高的病人是十分危險的。

  年前不法分子在乳類食品加入三聚氰胺,增加食品中氮的含量,瞞騙化驗人員,作出錯誤的高蛋白質的結論,引致小童的腎結石和大頭症的個案增加。早前台灣在食物中加入DEHP的塑化劑,作食品的「起雲劑」,使液體易於乳化,令油水不分離,增加稠密感,令賣相更吸引消費者,可是DEHP危害人體健康,會擾亂人的內分泌系統,影響正常的代謝作用,而且DEHP也是一種致癌物質。

  各國食物安全問題的法例不盡雷同,國與國之間有差異,通常歐盟國家較嚴謹,但法例更新的速度永遠追不上食物添加劑的新發展,無時無刻也有新產品面世,例如人造蛋、塑膠米、孔雀石綠用於魚類、抗生素用於大閘蟹的飼養,往往比各國食物安全問題立法更快。衣食住行是民生要事,政府有把關之責,要保護市民生活健康,必須設立和擴大食物安全檢測部門,增添食物安全檢定儀器,增加化驗人手,使香港成為食得安心的大都會,才可以吸引世界各地專才來港發展,香港的經濟便可欣欣向榮,重現東方之珠的風采。

香港科學創意學會理事 潘永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