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從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說起

時間:2017-03-23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左)、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右)頒發「少年科學獎」予梁鎛謙(中)

  由1997年開始,一班熱心推廣科普的教育工作者鍥而不捨地建立香港青少年的科創平台,讓香港中小學生發揮創意,展示創新的成就。每年三、四月期間不間斷地舉行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第一屆不足100份參賽作品,至今年第19屆超過3400份作品,是目前香港中、小、幼稚園最大型科學比賽。比賽有很高的國際認受性,傑出作品可以代表香港參加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和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歷年來培養不少青年科學家、星之子和星之女。

  潘永強 香港科學創意學會理事

  本年度比賽在3月11日假科學園舉行,出現不少有創意的項目,例如聖保羅男女小學鄭琛翹同學設計的神奇健康水杯從味覺、嗅覺、視覺刺激人飲水的意欲,她的設計得到香港大學醫學院講座教授袁國勇的讚譽,認為可應用於醫療用途;中學組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梁鎛謙等同學有機合成巨大親油性酯類分子,不但可以解決海洋石油污染,而且這酯類分子很容易與油污分離,所以酯類分子可以循環再用,成功獲得高中組最優秀項目大獎。這些事例充分反映香港青少年善於在生活中觀察,積極提高生活質素,同時也關注環境保護的問題,積極從事科研,為人類謀福祉。

慎重對待年輕人發明與創意

  在科學史上很多發現或發明都是由年輕人主導的,例如巴斯卡16歲發表有關圓錐曲線的理論;牛頓21歲發現二項式定理,23歲發明微積分,25歲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26歲建立狹義相對論;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不可看輕年輕人,對待他們的發現、發明和創意,必須慎重對待,不要因為自己暫時不理解,便輕易否定。

  1864年英國化學家John Newlands發現依元素的原子量排列,每八種元素(包括惰性氣體)與音樂的八度音階變化相符合,他因為年輕,在學術界的地位低微,理論不被重視,遭人笑柄,直至1869年門捷列夫提出周期表後,他的理論才被人認同;所以我們要摒除學術界文人相輕的陋習,在科研範疇裏更應持開放態度,包容不同角度的論點,這樣學術界才可以百花齊放地長足進步。

  參加本屆科創大賽同學今天的成就是科研長路的第一步,希望你們能夠持之以恆地堅持科研道路,最後能在學術界大放異彩,也祝福應屆獲獎同學,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性比賽,能夠更上一層樓,為港增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