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太巧遇金像影帝任達華,華哥親切地與林太握手
行政長官選舉投票日漸近,有份提名林鄭月娥的工程界選委、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認為,「香港已經唔等得,她(林鄭)一上場已經可以去解決問題」,而且香港「需要一個肯做嘢,可以將政策『落地』嘅特首,她有這樣嘅能力」。他在發展局與林鄭共事近五年,了解她的強項,在於願意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聆聽不同意見,並把意見吸收消化為己用,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韋志成於2015年退休前,任職發展局常任秘書長,曾是林鄭月娥出任發展局局長期間的「左右手」。他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坦言,當日他帶着年輕公務員參選競逐選委,而公務員傳統是不提名,以示政治中立,所以他原本不打算提名任何一位候選人,但眼見林鄭被抹黑,又被標籤為「梁振英2.0」,非他所能接受,「我做常秘時,她是我老細,當時發展局推的政策在業界是120%獲得讚賞及認同,如果連我都不提名,那講不過去」。他強調,提名特首選舉候選人,是履行選委的選民責任。
聽意見後消化為己用
韋志成比較過各參選人的政綱後,認為林鄭月娥的政綱相當全面,「幾個公務員出身的(參選人)都寫得不錯,但胡官(胡國興)就似乎不是寫自己的政綱,而是像寫給未來特首的建議書」。他認為,各候選人都知道香港面對的問題,並嘗試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如果大家說她(林鄭)是梁振英2.0,那我覺得四個(參選人)都是」。他又指出,好的政策應該延續,不用介意被稱為「梁振英2.0」。
他主要認同林鄭月娥的政綱四方面,包括提出對內提升公務員士氣,對外改變政府角色,讓政府擔當促進者角色。他認為林鄭提出改組中央政策研究組,讓中策組擔當特別項目統籌,有助不同部門溝通,推動政策落實,而林鄭出任發展局局長時帶領的發展機遇辦事處是十分成功的例子,「香港已經唔等得,需要一個肯做嘢,可以將政策『落地』嘅特首,她(林鄭)有這樣的能力」。
「只要是在互相尊重的情況下溝通,她很願意聽其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專業人士的意見」,韋志成認為,林鄭很願意聽意見,並善於處理「引入、吸收、消化、創新」的過程,「她很難得,會在吸收及消化完之後,將學到的東西昇華,運用在其他方面,例如她做社會福利署署長時搞社企搞得很好,之後她建議用社企做活化」。
「很真很直」 用人唯才
韋志成形容,林鄭為人「很真很直」,而且用人唯才,相信她若當選行政長官,會願意任用願貢獻香港的不同派別人士。問到最終投票決定,韋則以「揀承建商」為例「先賣關子」,指政府揀選承建商時,會先看其經驗及項目技術報告,然後邀約相關人士見面,考一考他們。
「我已經看了(候選人)的履歷和政綱,但還要看看他們在競選辯論的表現。但以工程項目為例,如果前面兩項(經驗與標書)做得好,除非他是『茄喱啡』,否則第三項都應該不會走樣;如果真是走樣,那擺到明他有好多事是靠其他人幫手做。」韋志成稱,期望盡快看到三名候選人同場辯論。
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還有曾俊華與胡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