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怡半島站啟用不足兩個月因爆水管導致全站水浸。資料圖片
大公網3月1日訊(記者陳卓康)港鐵南港島線通車兩個月不斷發生事故,海怡半島站上月竟發生爆水管令車站水浸奇聞。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邱誠武回應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指,海怡半島站B出入口鄰近車站大堂的部分,由於受原有地下空間的結構所保護,加上受該處空間所限制,因此B出入口須採用較獨特的設計,其頂部乃由防火板建造,而一般港鐵地下車站以混凝土結構建造,埋藏在泥土或石層內,設有防水層,防止有水流入車站內。
政府指,港鐵公司已檢視南港島線及其他現正建造的車站的設計,以及附近地下喉管的走線,確定沒有與海怡半島站B出入口相似的設計,正與路政署深入調查這次水浸事故的成因,已在涉事水管加裝支撐架作穩固,減低接駁位鬆脫的風險,又臨時修補B出入口天花破損的位置,以及研究在涉事位置加設鋼板,分隔車站結構及其他地底公共管線,避免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港鐵公司表示,所有港鐵車站的設計已考慮到車站可能出現水浸的情況,並已作出了相應安排,一旦發生水浸,可盡量減低對站內重要機電設施的影響。車站一般有不同措施防止有水從天花、牆壁或地板滲入;站內放置機電設施的房間的入口地上設有20厘米高的門檻,減低有水從外流入的機會。個別重要的機電設施會安裝在較高的地方,車站亦設有排水系統,能快速排走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