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論壇上發表以「繼續全面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為主題的演講 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樓價持續飆升,政府去年11月再推出新一輪樓市「辣招」壓抑樓市,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樓市「辣招」有效壓抑投機及外來房屋需求,令大量炒家離場,新一輪樓市「辣招」出台後,繳交額外印花稅的成交宗數大減八成。他又說,現屆政府用了「洪荒之力」改劃及發展土地,在處理房屋問題上沒有逃避問題,但解決香港未來十年、十五年的房屋需要,應聚焦發展新市鎮和解決棕地問題等增加供應。
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梁振英昨日出席由工程師、測量師、建築師、園境師及規劃師五個專業學會舉辦的午餐會,發表長達20分鐘的「繼續全面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演講,提到房屋土地短缺,政府優先照顧「港人自住」需求,透過四輪加強及新增印花稅措施,有效壓抑投機、外來及投資需求,令港人自住買家有更大空間。
用「洪荒之力」 堅持見成果
他引述數據指,去年第四季私樓短期轉售佔整體住宅買賣交易僅為0.4%,而非本地個人及公司的交易亦只佔2.1%。自政府去年11月推出新一輪「辣招」後,去年12月及今年一月需繳付雙倍印花稅的住宅買賣個案,分別為376宗及406宗,較去年11月的2358宗大幅下跌,今年一月份涉及本港永久居民的住宅買賣個案中,95%買家屬於首次置業人士,反映不少投資買家已經離場。
梁振英指出,住宅物業空置率只有不足4%,政府不能靠壓低住宅空置率或改建工廠大廈增加供應,亦不能靠減少人口增長減少需求。現屆政府用「洪荒之力」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在處理房屋問題從來沒有逃避問題,結果堅持就有成果。未來三至四年私樓一手預計供應量為9.4萬伙,比上屆政府完結時的6.5萬伙高出45%,而本屆政府賣地可建單位約5.1萬個,是上屆政府的2.5倍。
他又說,現屆政府至今已物色到210多塊土地作住宅用途,涉及超過30萬個住宅單位,當中94幅土地已完成改劃,連同啟德發展區、鐵路物業發展及市區重建等,短中期單位供應逾38萬個。中長期發展則涉及多個新發展區項目,合共可提供22萬個單位、逾860萬平方米工商業樓面,其中粉嶺北及古洞北新發展區約六萬個單位,首批單位可望於六年後即2023年入伙。
未來聚焦新市鎮土地供應
梁振英希望,全社會在解決土地房屋短缺問題上迎難而上,排除困難。他在回應專業界對房屋土地發展的關注時提到,宜居度不應只看個別樓宇或小區,要看全香港整體需求,既然有市民住劏房,應該有需要檢討建築密度。他又承認丁屋不是使用土地最有效的方式,但要尊重原居民有傳統權益及歷史,故解決香港未來10年甚至15年的房屋需要,應聚焦新市鎮發展等土地供應項目。至於郊野公園發展,應該考慮發展低生態價值的邊陲用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及長者院舍。
另外,梁振英又指,解決本港房屋問題,必先要正視建造業勞工短缺問題,希望勞資雙方能在輸入外勞問題上互諒互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