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799人照腸鏡51人驗出癌

時間:2017-02-22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大腸鏡檢查能準確查出有否患癌

  「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第一階段約有1.29萬人使用服務,在首三個月參與篩查的一萬多名市民中,約1400人被發現大便隱血,當中799人完成大腸鏡檢查,七成診斷為大腸腺瘤,6.4%即51人確診早期大腸癌,比例大幅高於衛生署預計的四成及3%,達到篩選計劃及早發現及治療目的。衛生防護中心宣布,將於下周一推出第二階段計劃,擴至本港25萬名1949至1951年間出生的居民。

  大公報記者 孫凌奕

  衛生防護中心於去年9月28日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首階段為19萬名1946年至1948年出生的港人進行篩查。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程卓端昨日表示,首三個月有560人發現患有大腸腺瘤,並已切除,避免演變成癌,而有51人確診大腸癌,均屬較早期,治愈率相對較高,已轉介進行進一步治療。

  參考中文大學早前研究,衛生署原本預計有超過四成接受篩查者驗出大腸息肉,3%為大腸癌,但首三月結果翻倍。程卓端解釋,今次只是針對頭三個月數據進行反饋,樣本較少,等運作更長時間後,相信數據會更精準。

  截至本月20日,已有597名基層醫療醫生加入篩查先導計劃,進行大腸免疫化學測試篩查,較當局原先預期的300人多出近一倍,且96%醫生在接受政府280元資助後,免收其他費用。134位大腸鏡醫生已登記提供服務,若毋須切除息肉或組織,76%的醫生在接受7800元後,不額外收費;若需切除息肉或組織,64%的醫生在收取8500元的資助後,不再額外收費。若大腸鏡醫生額外收費,亦不可超過1000元。

  次階段下周一推出

  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專責小組成員林露娟表示,先導計劃只適用於完全無大腸癌病徵的人,若已有症狀,如便血、體重突然下降等,應直接去醫院診症。此外,若十年內曾接受過大腸鏡檢查,亦毋須再接受篩查。程卓端呼籲合資格人士積極登記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只有進行登記後,才能參加篩查計劃。

  衛生署去年九月起開展為期三年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計劃分三階段邀請本港共83萬名1946年至1955年出生的居民參與,衛生署早前預計會有30%人士響應,即約30萬人參加計劃。第二階段計劃將於下周一推出,擴至本港25萬名1949至1951年間出生的居民,第三階段將擴展至1951年至1955年出生人士,推出時間未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