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港的士將於四月九日起同步加價,落旗加兩元\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大公報訊】記者陳卓康報道:香港的士服務質素近年備受社會關注,的士司機屢被投訴拒載、濫收車資、態度惡劣,令不少乘客特別是年輕一族轉投Uber,但的士業議會表示,不擔心加價後市場進一步被瓜分。
Uber以乘客配對租乘私家房車為賣點,設有普通版及豪華版兩種價位,其中UberX與的士收費非常接近,短途過海車程更抵,去年3月18日起更減價20%,成功搶去不少的士客。惟Uber的經營模式於世界各地面臨法律挑戰,本周五起暫停台灣的業務。
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Uber仍有官司在身,能否繼續在香港經營,仍是未知之數,目前在本港市場的佔有率仍不高。Uber由於與司機拆帳,收費不能定得太低,即使的士加價,與Uber仍有一段距離,尤其於非繁忙時間,Uber對的士影響甚微。
研優化點對點交通服務
熊永達認為,市民對的士服務的觀感,相較早前「鬧到飛起」的情況已明顯改善,隨着星群、JUMBO、派的等豪華的士相繼投入服務,社會反應良好。對於今次加價,他認為「好過無」,實際影響視乎經濟環境、出車率等因素,稍後詳細分析。
此外,就政府去年建議引入「優質的士」專營權,運輸及房屋局昨日表示,將於今年第一季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匯報如何優化個人點對點交通服務。當局又指,市場已出現更多營辦商依法以「包車」形式提供較高質素及可供預約的的士服務,數目已由2015年初20部增至現時超過15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