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的士將於四月九日起同步加價,落旗加兩元/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全港的士將於四月九日起同步加價,落旗加兩元,跳錶短途加一角、長途加兩角,加價後車費平均貴一成,與由上次加價計起的累積通脹相若。的士業界對加幅普遍接受,車主不傾向加租,預計司機月入可多2000元,希望加價可吸引新人入行,改善長期「有車無人揸」情況。巿民則對加價多有保留。\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的士業界於去年四月向運輸署申請加價,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俗稱「紅的」、「綠的」、「藍的」)落旗申請分別加二元、二元半及四元,跳錶收費劃一加兩角。政府經諮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和交通諮詢委員會意見後,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宣布,批准的士加價申請,但三種的士落旗收費劃一加二元,落旗後首段跳錶收費每跳加一角,後段跳錶收費每跳加兩角,等候時間的收費會相應調整。
三種的士之每件行李的額外收費加一元,由五元增至六元,其他收費保持不變。當局將於下周三以「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將修訂提交立法會省覽,新收費預計四月九日起生效。
加幅平均貴一成
的士對上一次加價是2013年12月,當時亦是三種的士同步加價。今次新收費下,市區的士收費平均加價9.98%,新界的士平均加11.15%,大嶼山的士平均加8.60%。加價後起錶收費分別為24元、20.5元及19元,若以乘坐市區的士由尖沙咀去機場為例計算,現時全程收費約240元,加價後約需278元;由機場過海去中環,連同隧道及過橋費,現時收費約295元,加價後約需320元。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政府已考慮的士從業員收入和營運成本轉變、市民接受程度、與其他交通工具收費差距等相關因素,的士收費加幅與由上次加價至今年第二季累積通脹預測9%相若,是次加價對2017年通脹基本無影響,今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則因此上升0.03個百分點。由上次加價至去年第三季期間,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上升13%。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表示,的士收費加幅溫和,稍低於之前申請的幅度,相信行政會議已考慮各種因素。他稱議會內沒有太多反對聲音,是希望透過加價改善的士司機待遇,吸引年輕人入行,從而改善及提升服務質素。他希望車主不要瘋狂加租,否則日後申請加價時,會遇到更大的反對聲音。
的士業界去年申請加價時,並要求60秒跳錶停車等候時間縮減為45秒。大嶼山的士業界申請增加所運載動物及電召預約服務的收費,每項加收一元。
料司機月入多二千元
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稱,的士客人以短途為主,業界原要求起錶與落旗後的三段收費加幅為「222」,最終只有「212」,無奈接受,預計加價後首個月,司機每更可賺多40至50元,三個月後適應,料每更多賺100元,司機月入可多約2000元,追近其他運輸業司機收入。他稱現未考慮加租,一段時間視乎司機增加多少收入,能否吸引新人入行。
本身收費最低的「藍的」要求起錶加價四元,但只獲批兩元,大嶼山的士聯會主席陳金洪坦言失望,認為未能縮窄與「紅的」收費差距,同是由東涌往機場,「藍的」較「紅的」便宜十多元,大嶼山巴士實施假日收費時,甚至會出現「的士平過巴士」,導致無人願意入行,晚間繼續有大量的士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