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區重建局在土瓜灣採用「小社區發展模式」重建的庇利街/榮光街項目,遭到約30名曾書面反對的人士提出上訴,需延遲收購\資料圖片
市區重建局在土瓜灣採用「小社區發展模式」重建的庇利街/榮光街項目,遭到約30名曾書面反對的人士提出上訴,需延遲收購,無法如期於去年12月展開收購及租客補償安置事宜。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在「空窗期」為居民提供額外支援和協助。他又稱,對已收購但未拆卸項目的租客,市建局會以新方法計算水費與租金,減輕住戶的經濟壓力,並積極研究在安置大廈單位重設獨立洗手間。\大公報記者報道
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稱,去年三月啟動的庇利街/榮光街項目,屬土瓜灣區採用「小社區發展模式」的五個項目之一,收到數十份書面反對意見,發展局局長於考慮有關反對意見的評議後,去年11月授權市建局進行項目,並於12月刊憲,惟有不少曾提出反對的人士,包括不受該重建項目影響的市民,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8條,就發展局局長的決定提出上訴。
遭約30人提出上訴
據了解,約有30個曾書面反對該項目的人士,提出上訴。其餘四個小區發展模式項目,兩個涉及修改地區規劃,按城市規劃條例處理,整個程序需約18個月,另兩個不涉規劃改動,已呈交發展局局長審批。
韋志成稱,庇利街/榮光街項目上訴聆訊將於本月中舉行,估計上訴程序需時數月,意味收購工作被迫推遲,業主和租戶須再多等一段時間。市建局去年十月起,為土瓜灣項目展開「夥伴同行」探訪計劃,60名市建局人員組成特別支援隊,三個多月內已探訪逾800戶家庭,包括協助獨力照顧女兒的單親媽媽處理情緒問題。
市建局並已優化連租約出售物業的租金政策,韋志成稱,針對有業主於市建局公布重建後,隨即與租戶簽新租約並大加租金,在新安排下,當市建局完成收購並成為單位業主後,會以租戶在物業完成收購前繳付的租金,與凍結人口調查日登記租金作比較,以較低者作為租戶其後須向市建局繳付的租金。市建局並修訂已收購物業內租戶水費及排污費的計法,租戶只需支付租約訂下的金額或以水務署最低收費率計算的金額,以較低者為準。
積極更新安置大廈配套
韋志成並稱,正計劃更新落成十多年的市區安置大廈的配套,積極研究為每個單位重設獨立洗手間,盡量減少暫未獲公屋安置居民生活上的不便,惟受原有建築圖則及間隔規限,部分一、二人單位在改裝工程受很大掣肘,水電設備涉及的消防、電力裝置負荷等現行條例,亦令加設獨立廚房有很大技術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