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公屋二手市場量價 同創新高

時間:2017-01-27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黃大仙竹園北邨鳥瞰圖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近年私樓樓價高不可攀,上車一族被迫退而求其次,轉向公屋第二市場求上車,令該市場去年成交量及總金額,皆創有紀錄以來新高,分別達607宗及近12億元。

  近年市區細小的開放式單位動輒要400多萬元,新界區也要300多萬元,不少資金較緊的上車一族望門興嘆,退而求其次,向公屋第二市場埋手,令該市場成交暢旺。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顯示,去年公屋第二市場買賣成交錄得607宗,較前年大升逾1.18倍;所涉的總成交金額逾11.88億元,按年升1.16倍。兩者均突破2014年創下的紀錄,當時成交量及金額分別是417宗及約7.12億元;同時成自2000年開始有第二市場以來的十七年新高。

  至於以單位成交價分類,去年成交最多是樓價介乎151萬至200萬元的公屋單位,有222宗,較前年升約1.1倍,其次是201萬至250萬元的公屋,有202宗,按年升近1.2倍;然樓價在150萬元以下的公屋,升幅就最驚人,按年達1.6倍,有117宗。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公屋面積一般較實用,且間隔靈活,空間較大,與私人樓價相比較,價錢卻較廉宜,300萬元以下也有不少選擇,切合上車一族,包括不少公屋屋邨的分支家庭的預算,在去年樓價急速反彈下,公屋第二市場亦成他們「無可奈何」的選擇。然該市場始終供應不多,相信今年成交量會回落。

  去年成交量最多的公屋屋苑有黃大仙竹園北邨及青衣長安邨,各錄44及41宗。而隨整體大市飛升,公屋最高成交價的個案亦是去年出現,其中去年11月成交的青衣邨一個中層單位,成交價達335萬元,位列首位;其次是去年初成交的黃大仙下邨一個中層單位,成交價322萬元;第三倍是沙田顯徑邨一個高層單位,去年底以318.8萬元成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