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消委會去年接獲健身與瑜伽中心預繳式消費投訴飆升。右為黃玉山,左為黃鳳嫻\大公報記者袁碧盈攝
【大公報訊】記者袁碧盈報道:健身中心預繳式消費投訴內容愈來愈離譜。消委會去年接獲健身與瑜伽中心預繳式消費投訴高達1562宗,按年升2.1倍,涉款逾4400萬元。有36歲女子於兩年內被游說以430萬元買會籍連54份教練合約,購買了3381節課堂,19年也未能上完。
威迫下簽約 遠超自己所需
消委會昨日公布,去年接獲25098宗投訴,其中有1667宗涉及健身中心,較前年577宗大增189%,而更改或終止合約升幅更達十倍。消委會主席黃玉山在記者會上指出,健身中心涉及的金額較大,部分更牽涉長年期的會籍、大量私人教練課堂或美容療程,動輒消費以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不等。若有關商戶結業,消費者隨時血本無歸。
根據消委會接獲的投訴,部分消費者是在威迫下簽署合約,最終發現已購買的服務,遠超自己所需。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舉例說,一名36歲女子兩年內被游說以430萬元買會籍連54份教練合約,購買了3381節課堂,發現即使自己密密上課,19年仍未能上完,最後要循法律途徑向健身中心索回379萬元的未完合約費用。消委會正研究如何減低消費者在商戶倒閉時的損失以及設立冷靜期,預計今年稍後公布兩項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