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創科效應 「小i機器人」進駐科學園

時間:2017-01-10 03:15:09來源:大公網

  圖:(左起)「小i機器人」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朱頻頻、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以及「小i機器人」港澳台區域總監施浩鈞/大公報記者張月琪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內地知名智能機器人公司「小i機器人」,看準本港與深圳共同發展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社會使用多種語文的特性,落戶香港科學園,預計初期聘請十多名研究人員,期望日後結合兩岸三地人才發展。小i的人工智能技術(AI)可應用於多個範疇,包括智能問答,取代傳統銀行的客戶服務人員,辨識客戶問題並解答。小i負責人稱,內地由於「微訊」發展迅速,以AI取代客服是非常普遍,香港可望在未來一、兩年普及化。

  「小i機器人」昨日進駐科技學園,成立全資子公司「香港智臻智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藉由香港優越的地理條件和開放的科技創新環境,開拓亞太市場,進一步國際化。

  看準香港的獨特性

  小i機器人於15年前涉足人工智能,專注製造會思考的智能機械人(機器人),全球使用者現達五億人。該公司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朱頻頻解釋,人工智能包括面部識別、語音識別等。小i主要製造虛擬機械人,透過灌輸某範疇的認知,例如股票資訊,它就可成為專家。

  現時,小i機器人的系統獲內地多間銀行及保險公司採用,主要用在客戶服務,取代傳統人手難以應付的需求。朱頻頻舉例內地的招商銀行,一日內可能需處理200萬個客戶的查詢,若要完全處理,便需聘請6000人。而使用小i的AI技術,內地用戶只需連接微訊,找到銀行官方帳號,傳一句語音要求,例如「現時有什麼信用卡優惠?」、「怎樣申請信用卡?」、「我要修改密碼」等,小i便可辨識說話,並找出客戶所需資料,解決疑難。

  「小i機器人」港澳台區域總監施浩鈞稱,小i是鮮有使用中文做人工智能的機器人,落戶香港是看準香港的獨特性,「香港是很特別的城市,可以用繁體中文、簡體中文以及英文,一個城市用三種文字」,他認為這正好讓系統測試不同語文。而且香港資訊發達,是全球金融中心,為小i進軍國際市場建立良好基礎。

  施浩鈞又提到,政府宣布與深圳方於河套發展創科園,對小i發展有正面幫助,「我們在兩岸三地培訓了很多知識工程師,與香港的傳統人員不同,這正是我們在聘請人員遇到的瓶頸」。他期望,河套落成後,兩地人力可互相補足及交流。

  中銀香港已答應合作

  他又稱,中銀香港已答應與小i合作,另有六、七個項目在商討中。該公司初步聘請十多位針對做語言化的研究人員,日後再按項目聘請不同人員。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稱,小i是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的龍頭企業,進駐科學園將有助香港成為亞太地區人工智能技術中心,期望「小i機器人」引領香港各行業發展及應用AI技術,令香港真正獲利於人工智能,成為領先的智慧城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