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支援自資院校」擬推專項配對金

時間:2017-01-08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目前獲SSSDP資助的課程,涵蓋院校包括東華學院、公開大學、恒生管理學院、明愛專上學院等自資院校

  中學畢業生人數持續下跌,令自資院校面對收生和財政壓力。有消息指,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措施支援自資院校發展,包括計劃由2018/19學年起將「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轉為恆常化,資助學生入讀指定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名額,由每年1000個增至3000個,並會涵蓋更多科目。同時,當局有意推出五億元專項「配對補助金」,只供自資院校申請。/大公報記者 劉家莉

  政府於2014年《施政報告》提出撥款逾9.6億元推出「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由2015/16學年起資助三屆、每屆約1000名學生修讀指定自資學位課程,計劃原定於本學年資助最後一屆學生,當局早前稱「現正檢討有關計劃在試行後的未來路向。」

  料每年逾萬學生受惠

  有傳媒報道昨指,新一份《施政報告》,料提出將「資助計劃」轉為恆常化,並會擴大資助名額至每年3000個,連同現時已入學的學生,預計每年有逾一萬名學生受惠。

  目前獲SSSDP獲資助的課程,半數為護理範疇,另有建築工程、檢測及認證等課程,涵蓋院校包括公開大學、明愛專上學院、珠海學院、恒生管理學院、東華學院及職訓局轄下高等科技教育學院(THEi),學生每年可獲四萬或七萬元資助。

  另一方面,報道亦指,政府計劃「第七輪配對補助金」供合資格的自資本地學位頒授院校申請,以助院校籌款增加收入。資料顯示,政府於2003年起先後推出六輪配對補助金,首五輪資助金額為每輪10億元。2012-13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推出的「第六輪配對補助金」金額更增至25億元,除八大資助院校外,首次容許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院校,包括恆管、職訓局、東華及明德學院加入,令參加院校增至17間。

  「第六輪配對補助金計劃」下,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各籌得逾10億元,取得政府補助金上限的6億元,但8間自資院校僅獲4億元的政府補助金,配對模式是各校籌得的首6000萬元,每1元捐款可申請配對1元補助金,隨後所籌得的每2元捐款配對1元補助金。

  黃玉山:有助培養人才

  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昨接受查詢時表示,未有聽聞政府是否推出相關措施,但對措施表示歡迎及支持。由於院校「吸金」能力強弱懸殊,若「配對補助金」只專供自資院校申請,是公平和合理。他又稱,獲SSSDP資助的課程均瞄準香港有殷切人才需求的行業,有助本港培養人才,亦可減輕學生學費的負擔。他亦建議,政府應給予更多資助予自資院校,以改善學術質素及教學設備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