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機構投資者趕搭「尾班車」,在年結前粉飾櫥窗,滬港通昨日淨流入金額達到64億元,是2015年「港股大時代」以來最勁,帶挈恒指在2016年最後一個交易日「食尾糊」升209點,有驚無險衝上22000點收爐。總結港股今年表現,恒指升86點,漲幅僅0.4%,為歷年升市中漲幅最小的年度;國指表現較疲弱,全年累跌266點。\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在內地買盤支撐下,港股今年第三季曾大漲12%,跑贏亞太區其他市場。然而,南下資金在第四季度偃旗息鼓,外資又為規避人民幣貶值風險而減持港股,整體市勢由盛轉衰。臨近2016年年結,恒指弱勢未除,呈尋底格局,更一度相距牛熊線不足百點。正當市場預期今年收黑之際,港股聖誕假後突然變天,內地資金再度進擊,令港股得以擺脫疲態並以紅盤結尾。
滬港通九天淨流入232億
有別於早前的好淡角力,昨日好友可謂完全控制戰情,恒指升勢全日由頭帶到尾,高開28點後,升幅瞬即擴大至278點,一度見22069點,雖然有不少沽盤在高位出貨,但內地資金始終「人強馬壯」,恒指成功以22000點收市,升209點。國企指數升82點,報9394點。主板成交537億元,較上日增加2%,而經由滬港通的買盤高達72.64億元,增加62%。
值得關注的是,扣除賣出金額後,港股通(滬)昨日淨流入金額增加76%,至64.53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4月9日以來最多,而過去九日累計淨流入金額達232.3億元人民幣。深港通方面,昨日買入金額約3.77億元,較上日減少23%,淨流入2.86億元人民幣;自12月5日機制啟動以來,港股通(深)長達18個交易日皆錄得資金淨流入。
內地資金昨日繼續不計價掃入建設銀行(00939),由滬港通買入金額便高達49.54億元。建行股價升1.1%,報5.96元。北水效應還推動了傳統四大藍籌升市火車頭:騰訊(00700)、中移動(00941)、滙控(00005)、友邦(01299)昨日全數皆升,漲1.1%、0.9%、0.4%及1%,收報189.7元、82.2元、62.25元及43.75元;連跌七日的長實(01113)也反彈1.1%,報47.55元。
美銀美林指出,根據觀察,過去一年南下資金主要來自保險公司及財富管理產品,並且先後出現三個高潮,分別為6月22至27日、9月19至28日及12月23日至今。每當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南下資金就更加活躍,近日資金南下再度增加,估計是因為內地加強管理保險資金投資A股,使到保險資分流至港股市場。此外,內地流動性緊張,財富管理產品發行商的投資需求有增無減。
上揚0.4%屬升幅最小年度
回顧過去一年,恒指全年累漲86點,升幅0.4%,是歷年升市中升幅最小年度。國指全年累跌266點。展望2017年,證券界對後市審慎,其間以野村最樂觀,預料恒指明年有機會升至25458點,即較昨日收市有3458點上升空間;瑞銀看法最淡,予恒指明年目標22133點,只較昨日收市價高出13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