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戴耀廷又挖了一個大陷阱

時間:2016-12-28 03:15:09來源:大公網

  文|鄭赤琰

  「泛民」缺乏政治智慧的表現,莫過於相信戴耀廷並將其當成政治「智多星」。戴每每有什麼「點子」,他們便如獲至寶,不假思索全力配合。往往不但未能為「泛民」帶來政治好處,反而掉入政治陷阱,難以自拔。

  最致命的是戴提出「公民抗命」,並以中環為場地,要他的信徒「佔領」中環的金融中心,企圖借此打擊金融界,對港金融命脈致命一擊。戴的想法是,只要搞亂香港金融便可驚動全世界,也給政府一個下馬威。但欠缺政治智慧的戴耀廷,不但想得不周全,做法也惹來公憤。說他不周全,是以為中環可任由他「佔領」,為所欲為,以為只要他一出手,金融中心便應聲垮掉。

  至於政治上的正反兩種能量對沖,往往取決於誰的力量更大,誰便會佔上風。金融機構,無論是證券公司或是銀行,經濟活動中的買屋供樓、銀行存款,港人的利益無處不在,至關重要。但戴搞「公民抗命」所要的是「真普選」。過去,九七前後都沒普選行政長官,香港金融運作卻可照其成長規律扶搖直上,與有無普選不沾邊。在沒有說服人相信金融運作和普選有興衰關係之前,便斷然發動「佔領中環」,並要搞垮金融中心,只能是妄想。

  煽動「抗命」激起民憤

  更不智的是,戴對「公民抗命」也一無所知,誤套亂用。所謂「公民抗命」,任何利益團體為了爭取本身的利益,都有權發動團體成員展開抗命行動。例如飛機師佔領機場抗爭,合乎「公民抗命」的要求,但若離開機場四出滋事,搞亂整個社會秩序,影響其他公民的生活與利益,那就是作亂,而不是「公民抗命」。「佔中三丑」借「公民抗命」為名,其實那是作亂,不是「公民抗命」。結果是錯誤的概念導致錯誤的行動,最終誤導「佔中」。當時,全港支持「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的簽名運動,有一百八十三萬人簽名反對「佔中」,所謂的「真普選」與「佔中」的聲勢,立刻被正義力量打下去。最後「佔中」拖了七十九天,受害的巴士業與的士業申請法庭禁制令,從不法之徒的手上搶回了道路使用權。夠諷刺的是,法律學教授想出來的佔領道路的點子,竟然被法庭判為非法。這正是戴為其信徒挖了一個大大的政治陷阱。可嘆的是,一眾「泛民」的大佬,包括李柱銘、梁家傑、何俊仁等也去「佔中」,結果都掉進了戴挖下的坑裏。

  「佔中」期間參與的青年學子,在「學聯」等的名義下,相信戴的「公民抗命」,執迷不誤,最後更以「政治訴求」失敗的激進情緒,由推動政制改革轉化為「政制革命」,在大專院校醞釀「港獨」,進而參與區議會與立法會選舉,企圖破壞「一國兩制」。在「港獨」參選的過程中,戴耀廷再度向「泛民」下指導棋,想出了「雷動計劃」,藉以協調「泛民」與「港獨」,避免在選區內自相殘殺。「泛民」不察,以為戴可駕馭「港獨」的青年勢力,結果「泛民」卻發現戴的「雷動計劃」拖累了選情。

  據「泛民」估計,丟掉了好幾席機會。更糟的是青年學子並不給「泛民」面子,視其為異路人,而自己還被戴的計劃染上了「港獨」顏色,反悔不及。民主黨忙不迭要和「港獨」撇清界限,公民黨則好似「啞巴吃黃連」,既不敢公開與「港獨」黨派區隔,又不敢公開接受他們。其尷尬之情是「豬八戒照鏡,裏外不是人」。這應該是戴設下的第二個陷阱。

  試圖操控三百選委

  經過前兩次挖陷阱後,戴耀廷今次又在為下屆特首選舉挖陷阱,等着「泛民」選委掉下去。日前戴又公開進行政治動員,呼籲三百多名屬於「泛民」的選委,採用一個共同的政治訴求,要求特首候選人答應當選後撤銷政府提出的司法覆核,讓被控違反宣誓法規定的四名議員可免被剝奪資格。如果候選人答應,則這三百多名選委便「全票以赴」,推其當特首。

  戴的點子出爐後,「泛民」又再度議論紛紛,不置可否,不管支持與否,都已進退維谷。拒絕戴的提議,便會被一眾「港獨」青年視為政治叛徒;接受提議,又會被廣大市民視為支持「港獨」。更糟的是,戴的提議已將「泛民」選委置於沒有第三個選擇的境地。一旦被染上「港獨」色彩,今後便會被選民當成「港獨」,也把「泛民」的「民主色彩」染上「港獨色彩」。末代港督彭定康給「泛民」教的路是:「港獨」有害「民主運動」,萬萬使不得。因為民主選舉的香港不會選出破壞「一國兩制」的「港獨」政府。但若對「港獨」不買帳,會被大專院校的學生組織醜化,面對這批年輕的政治活力旺盛的學運分子,交惡起來後患無窮,想到這一層,「泛民」又提不起勇氣聲討戴耀廷。缺乏政治智慧,無法擺脫戴的糾纏之餘,一眾「泛民」成員只好唯唯諾諾,不情願卻又不自覺地再度掉入戴為他們挖的第三個政治陷阱。

  其實,只要眼睛不被蒙蔽,不要被自己的「感情」誤事,便可一目了然看清戴的政治算計。戴不但沒有智慧,反而是充滿政治偏見,一無是處。也正是因為他的政治敗相一眼便能看穿,因此才觸發「大聯盟」發動全港簽名運動,反對「佔中」。

  「大聯盟」看到的是民情希望社會安定繁榮,戴不但看不到,反而一廂情願,主觀以為自己的提議可以反轉民情,這是專斷、獨裁,完全不是民主。「泛民」自恃民主,卻又不能辨別戴不民主的真面目,這真是民主的大諷刺!

  (作者為原香港中文大學政治系主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