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昨日舉行會議,商討明年行政長官選舉部署,聲稱已達成共識,會將提名及投票決定分開處理,至於最後會否捆綁投票則未有決定。有學者質疑反對派另有政治目的,不想在選舉中將自己真正的立場曝光,希望利用秘密投票成為「造王者」。而有法律界人士昨日去信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投訴身兼選委的港大學者戴耀廷,早前公開呼籲有意參選行政長官選舉的人士承諾,當選後會撤銷對四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的司法覆核,戴或涉及選舉舞弊行為、妨礙司法公正,或藐視法庭罪行,要求當局跟進。/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反對派在選委會選舉前夕,一直打着所謂「換人換制度」的旗號作為拉票伎倆,但自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表明不再尋求連任後,反對派又急忙商討如何變招,企圖維持在行政長官選舉中的影響力。反對派功能組別議員昨日與約40至50名反對派選委在立法會舉行首次會議,討論明年行政長官選舉事宜,並就特首參選人的要求達成共識,當中包括聲稱要爭取人大「831框架」外的「真普選」。出席的選委包括:高教界戴耀廷、會計界韋志堅、醫學界鄺葆賢和法律界張達明等。
學者斥反對派「精神分裂」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會後聲稱,反對派已決定將特首選舉的提名及投票決定分開處理,即提名及最終投票的對象未必會是同一人。而在醫學界選委取得19席的「真普選醫生聯盟」亦表明,初步不建議提名反對派人士參選。
對於反對派的舉動,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宋小莊形容,反對派的做法猶如「精神分裂」,「提名人哋就應該真心當人哋係真正嘅候選人」。他質疑,反對派別有政治目的,不想在選舉中將自己真正的立場曝光,希望利用秘密投票成為「造王者」。
另外,作為「佔中」推手的戴耀廷,竟向特首候選人提出以撤銷對反對派議員的司法覆核,作為換取反對派選委提名的交換條件,被批評大搞「政治買賣」,極可能幹犯妨礙司法公正、藐視法庭及選舉舞弊等三宗罪。
法律界:戴耀廷涉選舉舞弊
中小型律師會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昨日以律師及區議員身份去信袁國強,指戴耀廷公開提出「買票」建議,有可能違反及誘使別人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中,有關提名候選人、選舉活動及投票的條例,亦有可能涉及選舉舞弊行為、妨礙司法公正,或藐視法庭罪行。她認為,袁國強作為律政司司長有必要就事件向市民申述立場及看法。
「23萬監察」發言人王國興批評,反對派經常聲稱要維護本港司法獨立,不容法庭受干預,而涉及四名反對派議員的司法覆核案已開始審訊,但身為法律學者的戴耀廷居然在此時「要挾」特首候選人作「政治交易」,明顯知法犯法,律政司理應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