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建制派「EP30」與反對派瓜分工程界選委30席位/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反對派在選委會選舉多個界別大舉派員參選,多個團體早已明言以政治取態為先,相對不看重傳統業界專業、利益,以政治捆綁選票。部分過往由建制派佔優勢的專業界別今屆均被反對派瘋狂搶奪選委席位。循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連任的謝偉銓表示,專業界別有傾向政治議題的趨勢,擔心民粹主義影響專業發展。不過,他表明會盡力爭取反對派代表的支持,就民生、經濟等議題達成共識。工程界「EP30」發言人、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認為,工程師主流意見仍是發展經濟民生,擔憂反對派選委的政治主張影響業界生計。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共有30席,上屆由建制派取得25席,今屆反對派則取得25席,建制派取得五席。謝偉銓表示,對結果難免感到失望,不過會向前看,將來和業界做好溝通,吸引更多業界支持。謝認為,傳統專業界別相當看重經濟、民生議題,很少聚焦於單一議題。他認為,專業界別目前的確有傾向單一政治議題趨勢,擔心民粹主義影響專業發展。
應努力與年輕人對話
謝偉銓解釋,部分政治議題對於年輕人確實有吸引力,因為年輕的業界代表未必像傳統代表一般看重經濟、民生議題。謝又指出,資深業界代表和青年一代之間隔膜確實漸多,兩者交流不足。他過往嘗試加強和他們溝通時亦遇到困難,因為對方的反應未必踴躍。謝偉銓表示,其實業界一向對政府有各種訴求,但有時卻會被政治取態影響,例如業界關注的環保議題和重視經濟其實並不一定對立。他強調,傳統業界應該繼續努力,打開與年輕人對話渠道,加深雙方了解,達至共識。謝偉銓又提到,雖然傳統建制在其界別選委席位較少,但將來票選特首,仍應該以愛國愛港為選人要旨,因為不愛國愛港的代表無法為全港市民服務,亦很難得到內地方面認同。
工程界30選委席位中建制派和反對派各得一半。當選該界別選委的梁廣灝表示,工程界主流意見依然是着重發展、經濟等民生議題,對於反對派得票略高於部分建制候選人感無奈。他說,當選的反對派選委大多「只反對、不建設」,不利經濟發展,可能影響年輕工程師日後向上流動機會,對整個專業不太適合。梁推測,反對派的代表並非不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他們為自己的政治目的行事,與之溝通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