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惹人注目\葉溵溵

時間:2016-12-05 03:15:27來源:大公網

  上周筆者跟大家談作動詞用的splash,今天則探討splash作名詞的一些用法。

  上月底氣溫開始下降,感覺冬天真的快要來臨了。有報章在上月初刊登一幅於紅磡一公眾游泳池拍攝到的嬉水照,照片的標題用上「As the chill in the air approaches, swimmers make the best of what's left of the summer heat to go for a splash in a pool」。「go for a splash」於上文解作嬉水。泳客趁着轉季前,到泳池嬉水一番。

  「splash」也可以指少量。筆者十月讀報得知,日本九月份出口繼續下跌,當中包括車及電器,但食品出口卻較去年同期上升。當地有意見認為日本必須出口其食品,從而協助當地農業發展。當然,還需要配合更妥善的物流服務、廣告宣傳攻勢、於社會網絡平台宣傳一點,以及游說其他政府「What are needed include better logistics, an advertising blitz, a splash of social media buzz, and some lobby of foreign governments」。

  同樣於十月,樂視宣布正式進駐美國,憑着其生態模式的運作,即除提供影片外,還包括一系列智能設計如電話、電視、單車及電車,為用家帶來新體驗,使公司能跟美國當地公司較量一番。有關報道用了「LeEco makes a splash」,「make a splash」可以指惹人注目,即說樂視的行動惹人注目。

  去年歐盟的可持續發展獎得獎作品之一是利用海藻製成可生物降解的水樽,報章用了「edible water bottle to cause a splash at EU sustainability awards」。「cause a splash」同樣有惹人注目或引起轟動的意思。筆者期待更多對環境有利的發明會陸續面世,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意識及行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