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紅茶和綠茶

時間:2016-12-01 03:15:34來源:大公網

  廖寶珊書院 4B 曾思齊

  東方文化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漢朝,後來到了十七世紀有商人將綠茶帶到西方,在航行中意外氣化而發酵成為了紅茶。紅茶和綠茶除了象徵中西方文化外,其實還代表着兩種不同的人生階段。

  綠茶,未經發酵,茶色清透金黃,口感清香回甘,猶如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思想純真脫俗。

  紅茶,經過發酵,茶色較深,口感醇厚濃郁,有如一個久經社會歷練的成年人,思想成熟,老練穩重。

  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心裏滿懷希望,又有抱負,對前景充滿無比的憧憬。我並非指出這憧憬不好,但是現實和理想總有一點差距,事不由己,屢遇挫敗。遇到生意失敗、上司的不賞識、同事的冷嘲熱諷,但是還沒有輕易放棄的人就像十七世紀的綠茶一樣,經歷過驚濤駭浪,在長久的歲月和路途上發酵,最後演變成有別於綠茶的紅茶。

  可能有人說綠茶不錯啊!有一份抱負,雖千萬人吾往矣!但是綠茶這一種霸道像年輕人一樣,勇字當頭,以自己為中心,就正正這一份的霸道會使人傷胃。但是紅茶呢?紅茶加奶變成奶茶,加檸檬變成檸檬茶,就如一個人會變通,懂得和不同的人相處,跟不同的人配搭也能夠別有一番風味。

  然而,在今天的香港,正處於一個紅茶與綠茶對立的狀態。聽不明白?這對立就像今天「泛民」與建制一派的黨爭。綠茶認為紅茶懦弱,不思進取;紅茶又認為綠茶無知,不懂世事。漸漸形成了很深的社會矛盾與撕裂,要解決的辦法並不是沒有,但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今日我不敢奢望所有綠茶發酵成為紅茶,也不會冀望所有紅茶重返年輕。但是,我還希望不論是紅茶還是綠茶也可以在香港和諧地生活下去,不要紛爭內訌。正如紅茶、綠茶亦能在東西方各自精彩,能夠獨佔鰲頭。這恰如在茶樓品茗,茶款任君選擇,各有特長,只要能夠相輔圓融,剛柔互濟,便能達至家和萬事興,和衷共濟地同創一個更美好的香港,一個不分彼此你我的香港、一個會尊重懂包容的香港──我們的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