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強積金收費高未必回報好

時間:2016-11-24 03:19:22來源:大公網

  圖:積金局發表與基金費用及開支趨勢報告,非執行董事蔡永忠(左二)認為減費仍「不夠快、不夠深」  大公報記者張月琪攝

  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強積金收費高向來為人詬病。積金局發表與基金費用及開支趨勢有關報告,顯示基金開支比率有下跌趨勢。強積金基金的平均基金開支比率,從2007年中的2.06%,下跌至今年10月的1.56%,為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即受託人費、保證費、審計費等佔基金淨資產的比例減少。研究又顯示,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混合資產基金,基金開支比率與投資回報呈負向,即開支比率愈高、投資回報愈低,反映收費高不等於有好回報。

  積金局昨日公布《強積金基金的費用及開支:基金開支比率的概況與趨勢》報告,顯示強積金基金開支比率創新低,同時,強積金市場上基金開支比率少於1.25%或以下的基金數目,亦大幅增加12倍,由2008年9月只有12個基金,上升至今年6月的154個。積金局非執行董事蔡永忠稱,由於近年有較多收費較低的基金推出市場,如緊貼指數基金等,加上受託人推出新基金時,也須考慮市場競爭力,令基金開支比率下降。

  不過,蔡永忠直言,當局認為減費仍「不夠快、不夠深」,因此當局推出「預設投資策略」(DIS)為基金收費設上限,期望基金於四月一日推出後,相信對市場有指標作用,基金開支比率有望跌穿1%。另外,DIS相關條例於今年5月通過後,已有40個基金降低管理費,減幅高達55%。

  規模愈大 開支比率愈高

  另外,截至今年六月,市面上有494個基金,混合資產基金共有183個,佔37%;其次為股票基金,佔36%。蔡永忠指出,報告分析不同基金一年期、三年期及五年期的投資表現,與基金開支比率關係,發現混合資產基金、債券基金及保守基金,這兩個因素呈負向關係,即基金開支比率愈高,投資回報愈差,反映收費高不等於有好回報,呼籲計劃成員審慎考慮。

  報告同時顯示,規模較大基金的基金開支比率,整體都高於規模較小的基金,而在關連測試上,運作年期較長的基金開支比率,通常都高於運作年期較短的基金。

  被問到強積金收費仍比坊間的私人基金收費更高,蔡永忠引述2012年的數據指,當年的基金開支比率為1.74%,其中有四成用於行政方面。他解釋,強積金基金與一般私人基金不同,受託人要收費、追收欠款以及呈交報告等,他形容這些不是「便宜工作」,難以單純與私人基金相比。問到報告結果是否顯示強積金「食水深」,蔡永忠表示,整體而言基金收費比例高,相信仍有下調空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