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調查:7成人稱香港互聯經濟未成熟

時間:2016-11-21 21:44:43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1月21日訊(記者陳詠賢) 香港電腦學會就香港互聯經濟情況,向一百多名不同職位及年齡的專業人士作訪問調查,結果顯示70%受訪者認為香港的互聯經濟發展尚未成熟,當中49%人認為現況為發展中,更有21%人認為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受訪者認同,互聯經濟可令營商環境更理想。身兼學會主席的中信銀行資訊科技及營運總監梁建文表示,互聯經濟涉及行業之間,以至跨業界的合作;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落後其他地區,要追趕落後,除要整個銀行金融業合作,政府擔當牽頭角色亦相當重要,建議日後開放更多試行空間。

  學會調查主題為「互聯經濟及智慧城市時代下的機遇及影響」,97%受訪者稱所屬機構有積極發掘互聯經濟商機,96%受訪者認同互聯經濟可為機構帶來更理想營商環境。對於「互聯經濟」好處,59%受訪者認為可助機構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服務或產品;49%認為可增加商機及收入,及促進團隊間協作,45%認為可增加生產力。

  雖受訪者普遍認同互聯經濟具好處,但70%受訪者認為香港的互聯經濟尚未成熟,當中49%認為現況是「發展中」,21%認為是「起步階段」;亦有29%人認為漸趨完善。至於能推動「互聯經濟」發展的因素,92%受訪者指是創新科技應用普及、82%指是跨業界之間的合作、80%指是人才培育、78%指是政府政策。

  梁建文表示,以自身的銀行業為例,香港銀行之間仍未做到即時轉賬,往往要隔夜才可完成交易,相反坊間支付平台已做到即時轉賬,顯示行業之間的協作仍有改善空間。他認為,令轉賬及支付服務更快完成,是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但非單一銀行可促成,必須整個銀行業合作。

  香港金融科技業發展落後為人詬病,梁建文坦言,香港相較內地、新加坡等地的發展較慢,其中內地電子支付已相當普及,日常生活幾乎毋須使用實體貨幣,他表示,理解港府對金融業的監管的審慎態度,但金融科技發展迅速,監管制度難以追上;金管局於9月才推「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讓業界在受控環境下試行新技術,起步相比其他地區較遲,但終歸「遲到好過無到」,期望政府可開放其他範籌、或其他行業的試行空間。

  學會副會長陳超瓊表示,香港零售及服務業發展成熟,可清楚知道服務使用者的需要,料商業機構因應客戶需要而提升服務,此亦是香港發展互聯經濟的優勢。學會昨於香港國際電腦會議上,與台灣電腦學會簽署合作協議,將每年作互訪交流活動,期望帶動相關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