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梁愛詩:中央須權威宣示遏「獨」

時間:2016-11-21 03:15:11來源:大公網

  圖:梁愛詩斥「港獨」思潮在港囂張時日不短,中央有需要就此作出權威性宣示/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就基本法第104條釋法,釋法說明指出,宣揚「港獨」的人沒有參選及擔任立法會議員資格,亦要依法追究責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日表示,「港獨」思潮在香港囂張時日不短,中央政府有需要就此作出權威性宣示。梁愛詩亦認為人大釋法和梁、游案件的裁決,對劉小麗的議員資格覆核案來說,是很好的指引;而釋法並不影響法院的獨立解釋權,若是有錯誤裁決後釋法,對本港司法制度衝擊更大。/大公報記者 文軒

  「港獨」已囂張一陣子

  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在宣誓時辱華播「獨」,早前被高院裁定取消議員資格。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法庭有裁決前,就基本法有關宣誓的條文釋法。「中華青少年圓夢基金會」及「香港青賢智匯」昨日舉辦「『人大釋法』多面睇─青年學生論壇」,邀請梁愛詩任嘉賓,向學生及青年代表詳細講解。

  梁愛詩表示,「『港獨』勢力於香港已囂張了一陣子,這是侵犯國家主權尊嚴,煽動市民對國家不忠,亦引起很多市民憤怒。中央政府一方面對維護主權及國家安全是有權有責,另一方面亦有責任回應國民不滿,避免社會不安寧,中央政府有需要就『港獨』問題有權威性的宣示。」

  她亦認為人大釋法,以及法庭梁頌恆和游蕙禎案件的裁決,對劉小麗的議員資格覆核案,是很好的指引。

  澄清釋法並無「副作用」

  對於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在另一場合說,既然釋法已成事實,希望在後續過程中將「副作用」減到最低;梁愛詩在論壇後作出反駁,表示不同意釋法有副作用。她強調,應多向不明白釋法的市民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是法律制度一部分,人大常委會行使釋法權時,只可解釋法律、不可審判案件,因此不會影響司法獨立;至於某個解釋是否適用於某案件,法官亦會獨立判斷。

  梁愛詩續說,人大在法院作出宣誓案判決前釋法,亦沒有對司法機關造成打擊,因為萬一法院有錯誤裁決,或終審法院決定不提呈人大釋法後,人大才宣布釋法,對本港法院打擊將會更大。「二十年來五次釋法並不算多,如果大家完全遵守基本法藍圖,相信日後釋法的機會不是太多。」她又反問大家:「如果接受釋法是法律一部分,為何要害怕釋法?」

  梁游惡行導致今次釋法

  梁愛詩認為,部分人以「觀感多於理性」看待釋法一事,若非梁、游作出違反基本法的行為,也不會出現今次釋法事件,強調釋法的時機是一個難題,中央是希望避免釋法的。她亦強調,「港獨」直接與「一國兩制」抵觸,「港獨」無法以合法途徑爭取,必然會引發非法行為,而從事違法行為必定要承擔法律責任。

  被問到如果基本法23條立法後,是否不需再以釋法解決「港獨」問題,梁愛詩指出,23條並非洪水猛獸,當年的草案亦保障市民不會以言入罪或思想入罪,認為將來再提交立法會亦會堅持此原則。

  另外,作為活動主持的香港青賢智匯主席謝曉虹表示,絕大部分年輕人都不認同梁、游的言行,更加反對「港獨」。謝表示,如今時代需要年輕一輩撥亂反正,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維護民族尊嚴、促進香港發展,才是年輕人應有的作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