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天水圍泥頭山事件引起社會對非法堆填及傾倒廢物活動的關注,申訴專員主動調查環保署、規劃署及漁護署等三部門,檢視相關部門規管私人土地堆填及傾倒廢物活動的權責、機制和程序,以及各部門實際執管工作的情況和成效,探討現時的法例框架、制度和執管工作是否有不足。
申訴專員劉燕卿指,近年非法堆填及傾倒廢物活動不時發生,即使有關部門已採取行動,但往往成效不彰,備受社會各界批評,希望各界人士,尤其是受堆填及傾倒廢物活動影響的人士、土地擁有人以及關注團體,在下月16日或之前,以書面方式提供意見或資料,以助公署調查。
現時各政府部門的相關角色大致如下:環保署以《廢物處置條例》及其他環保法例,管制未經土地全體擁有人許可的傾倒廢物活動及相關環保問題;規劃署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對發展審批地區範圍內的非法堆填活動,採取執法行動;漁護署則因應實際情況逐步把郊野公園「不包括的土地」納入郊野公園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