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從發展角度看本港房屋問題

時間:2016-11-16 03:15:33來源:大公網

  近幾年來全球各大主要城市房地產物業市場成交熾熱,價格不斷攀升,各地政府不斷推出辣招打擊,但打擊調整後新一波升浪又隨之而來,香港本身同樣遇到相關問題,各地政府都想過很多辦法,但都無法徹底解決。

  筆者認為論房屋問題不可以單單借鑒外地經驗,必須正視原因及周邊地區關係。能稱得上國際大都會(Cosmopolitian)有幾個相似之處,如地少人多,優越地理位置因經濟發達和交通方便,使地域中心住屋需求旺盛,這些因素直接導致房地產物業價值高升。這些城巿最終令很多有自置物業需求者因無法在本地尋找到合適單位而向周邊城市物業另覓空間。筆者常常往返中港兩地,流傳一句順口溜:「香港人買深圳屋,深圳人買東莞屋,東莞人買惠州屋。」售價方面,香港平均逾一萬五千元每英尺,深圳約七至八千元每英尺,東莞三千元每英尺,惠州一千五百元每英尺;而以交通去考慮的話,深圳離香港北區十五分鐘車程,深圳龍崗、寶安、龍華、公明離東莞亦是十五分鐘車程,東莞離惠州亦差不多十五分鐘車程。以一小時生活圈來說,上述地方都可互相輻射。

  筆者的專業領域是跨境物流,據了解,從事物流業的從業員很多現居住在深圳,這類人士估算超過五十萬人。不少打工仔和老闆白天坐車到市區開工,夜晚坐車回家,這種模式一早在東京、上海、紐約這些國際大都會出現。筆者亦有朋友現居住在馬來西亞,早上駕駛電單車到新加坡開工,晚上返回馬來西亞居住。澳門亦有人白天在澳門工作,晚上返回珠海居住,這相對讓自己有更多居住空間。香港和九龍租一間三百呎房屋租金需約萬餘元,從九龍坐火車或巴士到福田皇崗村租間三百呎房屋,不超過三千五百元,加上每月來回車費二千元,合共五千五百元,對於月收入一至兩萬元的單身人士來講是一個另類出路。

  政治議題「壟斷」議事時間

  筆者從不少專題報告中得悉香港政府早就儲備更多土地,從公營或私營模式都希望興建足夠住宅區以追趕本港需求。可是徵收土地、保育政策、城巿規劃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問題,是需要不同持份者方面協調才能成事。近年政治議題「壟斷」了立法會的議事時間,加上在發展房屋事情往往被持份者訴諸法庭,待法庭跟進後又過了數年。議事堂的政治「小丑」已令巿民生厭,影響社會發展,筆者仍希望有心人能為香港好,凡事以民為本,從大利益出發為上。

  黃鵬 香港菁英會理事、香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名譽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